九五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言情 > 穿成开国皇帝的病弱幼子 > 第74章 堂启城建

第74章 堂启城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厅中气氛松快,笑意渐渐浮上每个人的脸上。

旭昉看着眼前的亲人、好友、忠将、爱宠。多日绷着的脸终于浮现出了带着孩子气的幸福感,多年的时光变化,但他所获得幸福与日俱增,他深刻地爱这个世界,这个他活得清清白白,可以为之奉献的世界,以往与他们相处的旧时光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褪色,反而是越相处越深刻。

他的身体并未好完全,疲惫、虚弱犹在。刚处理完堂上急务,他便轻轻靠在主案后,舒了一口气,心却稳了下来。

桌上卷册重叠堆放,厚厚一叠,仿佛诉说着疫后临城的繁重杂务。但此刻,堂中气息却不再那么压抑,几个人静静地守在左右,阳光斜入窗棂,映着堂前还未散尽的淡淡烟火味。

旭轩看着只比他略矮一些的弟弟,有些走神,在想弟弟到底是什么时候突然长大的。想着想着,他就藩多年本已沉稳许多的性格又控制不住地盯着弟弟,眉头皱起来,十分认真地检查他的气色,对弟弟明明尚未好全又来处理政务有些不满,他甚至在想,等下小七有什么异常,他立马把他扛回去强硬让他休息!真是不省心的弟弟!得亏有他这个靠谱的哥哥照料着!

子渝在堂下抱着厚重的一卷简册,低声开口道:“殿下,这三日来,各地文吏送来的报表已全部归拢整理完毕。城中灾后民情、房屋损毁、水井堵塞、粮秧补种……皆有待重新安置。”

“我将它们一一理好,已按急缓排过了。”子渝一贯稳重,说到这里却微微停顿,似有些欲言又止。

旭昉抬眼,轻轻道:“还有什么事?”

子渝轻咳一声,垂目掩饰道:“城中百姓情绪渐稳,方才有小吏来问,是否趁此机会,设一场小型的祭祀,抚慰疫中亡者,也能安抚城中余民。”

旭昉点头,赞许道:“好主意。此事便交由你安排,不用太复杂,简单诚恳即可。”

语毕,他抬眸扫了眼堂内诸人,又道:“现下首要的任务还是重建——依我之见,城中百事待兴,但民以水为先,先清水井,再补粮秧,然后简易民居搭建,这三件事必须抓紧。”

杜正恒听了,神色舒缓,微微躬身:“殿下英明,臣这便去安排。”

便转身欲出门,冠玉突然开口,话语中的意思让他停下了脚步。他说话前,带着习惯性的笑意,开口道。

“殿下今日所裁甚好,只是这粮食问题着实难办。臣今早随意逛了逛临城市集,不想此地红薯竟贵得离谱,一颗要三十个铜钱,这让百姓如何担得起?”

他说话时语调温文有礼,却带着一丝浅淡的揶揄,眼底隐隐的无奈与毒舌意味,一下子便将堂中气氛带得略微轻松了些。

旭昉听罢微微一怔,随即轻笑一声:“倒是不曾想,你竟也会关心起市集粮价来了。”

冠玉叹了一口气,低头抱拳,声音带了几分委屈得逗趣:“殿下此话可就冤枉臣了。这临城荒瘠,粮食短缺,日后若不尽快筹划补种些实用作物,只怕城中百姓的怨言要落到臣头上。”

旭昉莞尔,转头望向杜正恒:“临城当年可有种植过番薯?”

杜正恒立刻上前一步,微躬着身子,声音沉稳道:“回殿下,当年朝廷确曾下令推广番薯,只是临城地处偏僻,常年战乱不休,兵荒疫病频繁,百姓农务荒废,故而种薯之事久未成气候,现已少有栽种。”

旭昉闻言,指尖轻敲案角,神情间带了一丝沉吟:

“如此也好,眼下疫后田亩荒废,倒正是重兴种薯的大好时机。粮种易得,番薯耐旱耐瘠,正可解临城燃眉之急。”

冠玉抬眸,唇边带着惯常的三分笑意,语调略带些克制的调侃:“殿下有令,属下这便得赶紧筹措去了。只是殿下日后可莫要忘了,若这番薯种不成规模,臣只怕又要落人口舌,说臣办事不力。”

旭昉不由失笑,摆手轻道:“放心吧,办成了功归你,办不好自然是我的不是。”

冠玉闻言低头一笑,未再多言,似乎已然满意。

堂中气氛渐渐缓和下来,此时,旭轩一直站在堂侧,一言未发,目光却始终落在旭昉脸上。听到冠玉提起红薯,他的眉梢不自觉轻轻一动,眸底竟多了些许温软的怀念。

他忽然轻咳一声,语气略显别扭地道:“说到烤红薯,小七你还记得吗?当年你才多大点儿人,非要拉着我偷去御花园烤红薯,结果烟火太大,引得父皇和太子哥哥全都找了过来,你吓得蹲在火边,脸都熏黑了,还不忘护着那几个烤焦的薯块儿。”

旭昉被他一提,唇角顿时翘起,眼底笑意暖暖,仿佛一瞬间回到了那年幼稚温馨的时刻。

堂中几人听得也是纷纷低笑出声。

旭昉闻言,忍俊不禁,抬手掩了掩唇角,微微笑道:“六哥,你这一说,我倒还真有些想念烤红薯的味道了。记得当年我推广红薯种植时,不少官吏还持怀疑态度,结果后来推行开来,才发现百姓种它容易、收获还大,极是实惠。”

杜正恒闻言微微一愣,低声道:“殿下竟曾亲自推广过此物?”

旭轩在旁表情淡淡地,但是语气可是止不住得骄傲的接了一句:“岂止推广,也是他不知道从哪看的杂书,经常唠叨着要番薯。二哥宠着他,一直留意是否有他形容的番种,结果还真被寻着了。那段时间他跟在我后头,天天骚扰父皇,骚扰大哥,日日念叨,也就是我不嫌他烦了,结果果真种成了!哎,我这弟弟,小时候的想法一天一个,欸你还怎么说,还都成了!”,他语气虽带抱怨,但是任谁都听得出他的得意洋洋。

旭昉闻言,耳尖微红,轻咳一声:“六哥,这些陈年旧事,何必再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