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研究生上大课的时候,余苒找到了老马,跟他咨询公证的事:“咱们市里现在有公证处吗?”
老马回答:“有啊,咱们学校附近就有一家。我有个师兄在那儿工作。”接着。老马就换了个表情,“采访下,状元你想公证什么?”
“我想结婚前做个婚前财产公证。”
老马惊讶:“没听说你有男朋友啊?怎么就要结婚了?咱班有人要伤心喽!”
余苒瞪他一眼,“胡说什么呀!我可没有看出来谁对我有男女之情。”
“那是你太优秀,他们不敢表白!说说你那个男朋友是谁?咱们学校的吗?”
“不是咱们学校的,对面的。也是一中校友,比咱们高一届,叫柳钧思,现在研三。”
老马点头,“我知道是谁了!这小子也太幸运了,等我召集一帮人给他套麻袋,要不我这心里不平衡!”
余苒笑着鼓励,“你们去吧,我没意见。”
余苒接着问:“我要是想做财产公证,需要准备什么东西?”
老马正经起来:“你要是做房产公证,就带着房本。金钱方面呢,就带着存折。”
余苒继续:“也不瞒你,我想给我写的那些小说做个公证。小说在杂志连载后,会有出版社找上门来出版,拿版税分成。电影厂看中了,还可以卖电影版权、电视剧版权,这笔收入也不少。我就想着能不能在婚前给这个做个公证,算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不是得让杂志社或者作协出个证明?”
“我还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等我了解了再告诉你。”
余苒点头。正事说完,余苒就问他:“上次说的房子,你回去买了吗?”
老马点头,“买了一套。剩下的钱就留着等股票发行了。我们这行,不成名,不太容易挣钱。”
也是,律师成名了,才有人买账。余苒点头:“我倒是建议你有时间可以写些与法律相关的小故事,去投稿。你看,涉及到专业知识,我不也跑来咨询你吗?”
“先写小故事,等你写顺了,你就可以写中篇,写长篇。法律、法官、律师、社会的阴暗面、人性的丑恶都是不错的题材,肯定很多人感兴趣。”余苒的一席话给了老马灵感,此时谁能想到他日后成了政法方面的一个写作大家。
下课了,后边还有专业课,余苒和老马匆匆告别往教室跑。王老爷子的课,可不敢耽误。这学期王老爷子讲《元明清戏曲小说研究》,余苒挺感兴趣的,课前也读了很多文献。师生几人有问有答,讨论的很热烈。
课程结束,王教授叫住了余苒,问她:“我听我堂弟说,你们俩有结婚的打算?”
余苒点头,“我们两个都想读博,想着读书期间还算轻松,不如现在结婚生子,工作后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了。”
王教授问:“你想好毕业后做什么了吗?”
“像您一样,教教书、做点儿研究,写写小说。我喜欢这样的生活。”
教授赞同,“想法不错。”
教授接着说:“咱们学校跟清大一样,在读研究生,年龄只要达到婚姻法要求的年龄就允许结婚。主要也是考虑到你们这种情况。”
“我们俩要是去登记结婚,都需要准备什么东西?需要学校开证明吗?”
“还真会难为老爷子我。亏得我昨天问了下。身份证、户口本、你们俩的2寸合影照片3张,单位证明。单位证明找人事处或学生处都可以。”
余苒明白了,和老爷子道谢。老爷子也不客气,“等你们俩都忙完了,带着小柳来家里吃个饭。”
余苒应好。
几天后,老马告诉余苒可以去做公正,作协给出个证明,写明都有哪些作品就行。又告诉她最近的公证处在哪里,余苒道谢。
余苒又联系作协的张主任,寒暄一番后,问他作协能不能给她开个作品证明,她想做个婚前财产公证。余苒都能听到张主任在电话另一端的大笑声,“小丫头挺与时俱进的啊,还知道这样保护自己!”
余苒让他给笑的不好意思了,恼羞成怒地说:“您就说能不能开吧?”
张主任终于不笑了,“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是我们作协应该做的。以后哪个会员要结婚,我也得向他们推荐推荐。你哪天要?”
余苒说:“下周我去找您吧。听说这个还有期限。”
张主任应好。两人互道下周见。
余苒问了柳钧思的时间安排,两人约好了一起去做公证的时间。在这之前,余苒跑了趟作协拿到了作品证明,上面首先是作者的姓名、笔名,然后详细地列出来余苒到目前为止的所有小说,从最早的《过年》,《重逢》,《原来是场梦》,再到最近的《金石情》。从高二到现在,自己居然写了这么多小说,还有的拍成了电影,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到了约定的那一天,余苒和柳钧思带着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存折等一堆证明文件去了公证处,有点繁琐,但还算顺利,花了一笔钱出去后,两人一周后去公证处拿公证书。
事后,老马的师兄跟他八卦:“你的那个女同学真厉害,手里拿着八个房本,还有作协开的一串作品证明,真厉害啊!找了她,起码少奋斗十年。”
老马问:“那个男的呢?”
师兄:“也不错,捏着六个房本,好像还有专利,也很厉害了。算是强强联合吧。”
老马心说还算不错,配得上我们班的状元。
余苒和老柳都不是拘泥小节的人,和家里打了声招呼,就去领证儿了。至于家里的亲戚朋友,春节的时候一起吃顿饭告知下就行了。
领了证儿,老柳同志顺理成章地登堂入室,不忙的时候回余苒这里,二人三宠的小日子过得很温馨。忙的时候就住学校宿舍。做了几十年的夫妻了,两人都觉得自在。没结婚的时候,倒觉得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