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言情 > 穿越到钱庄当杀手 > 第31章 京城变动

第31章 京城变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距离开章城已经一月有余,冬日的肃杀感渐渐淡去。

赵望轩这一副破烂身子骨也算是熬过了这个冬天。

“公子,秦大夫给您开的药这是最后一副了,您趁热喝了吧。”银子端着一碗黑乎乎的中药来到桌旁。

赵望轩停下笔,将碗接了过来,一闭眼一口闷了。

这秦大夫开的药还是那般难以下咽,也难怪赵望轩年纪小的时候说出过宁可病死也不愿喝这药的话,最后还是赵将军捏着他的下巴灌进去的。

赵望轩把喝完的空碗递回给银子,“朝服准备好了罢?”

“公子大可放心,昨儿知道公子今日要随将军一道去上朝,银子一夜都没睡好,净是想着今早给公子怎么打扮呢!”

“呵呵,你啊,怎么还没学会稳重些。”赵望轩脸上带着笑意故意说道。

“哎呀,公子何必取笑我,这可是您的大事!”

“好好好,别贫嘴了,叫元宝过来替我更衣。”

“公子,小的来了!”元宝端来水盆,打湿布巾伺候着赵望轩净手净面,穿带好朝服走出门去天才刚刚擦亮。

赵岱是皇帝特批可在城中骑马,因此脚程快些,与赵望轩这个坐轿子的走不到一道儿。赵望轩得提前出发,免得第一日上朝便失了礼数。

一路上轿夫抬得稳急了,也是因为赵望轩身体不好的原因,受不得颠簸,赵岱特意给赵望轩调教的轿夫。

“二公子,到了。”轿子不知何时停下了,轿夫的呼唤声打断了赵望轩纷杂的思绪。

他掀开轿帘走了下来,晨曦的微光打在他崭新的藏蓝色朝服上闪着细细的光。

此时马蹄声渐近,是赵岱骑马来了,到宫门口,赵岱将马绳递给一旁候着的马夫,“轩儿,走吧?”

“是,父亲。”

赵岱走路风风火火,赵望轩在后面紧追慢赶,等到了朝堂之上站定,已是出了一身热汗。

“轩儿,你这是怎么了?脸色如此之红,可是身体不适?”此时皇上还没过来,赵岱便悄悄与赵望轩说起了小话。

赵望轩在心中翻了个白眼,“父亲,儿子只是走累了,先前未走过如此又急又远的路。”

“你啊,就是缺乏锻炼,平日里应该多出门走动,不然身体会越闷越差的。”赵岱想起了在章城的时候,赵望轩确实看起来更有人味儿了,越说越觉得有道理。

赵望轩不愿与他争辩,只得应下,“父亲说的是。”

一转头便看到在对面的兄长赵擎峰。

赵庆峰已经成家,便搬出了将军府,另设宅院,此时再见到兄长赵望轩心中亦是是百味杂陈。

赵擎峰对他是极好的,因其任吏部侍郎,人脉极广,遍寻天下神医为赵望轩治病,可是上一世赵望轩终是没有等到,此时再见到兄长,更是觉得只有活下去一切才有希望。

“皇上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齐下跪行礼。

庆隶皇帝李玉,如今三十又五正值壮年,今日看起来更是容光焕发,看来今日朝堂之上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赵望轩心想到。

“众爱卿平身!”

“谢皇上!”

在高大的宫殿之下,官员敬立两侧,李煜坐在那金碧辉煌的龙椅上,俯视大殿内的众人。

“朕今日有一件天大的好事,要与爱卿们分享。”李玉高兴得抚掌。

“去年,青州遭遇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旱,以至于百姓无余粮越冬,青州郡正心系百姓特上奏从国库借走三千两用于抗灾,原定一年期限,如今仅过去4个月,这刘辰就把欠款悉数还清了!”

李玉喜形于色,去年的旱灾虽说仅青州地区最为严重,但青州每年所产米粮之多位于全国前列,此番失去了这一“粮库”,许多地区都不得不紧衣缩食,国气一时低迷。

“你们说说,朕应当如何奖赏刘辰啊?”

户部张轩见没人回话抢先跪道:“回陛下,眼下又一年春季来到,百姓耕种之时,此刻正是派司农寺前去相助的大好时机。”

“嗯。”李玉将手中佛珠一捻,“其他爱卿呢?但说无妨。”

吏部侍郎白卓上前,“臣以为青州此时略显蹊跷,秋收之后百姓均无其他收入,仅靠商人上缴税银孔难以达到如此数目,请陛下明鉴。”

“嗯,说的不错,你们吏部可有推荐人选啊?”李玉沉声道。

“这......”

堂下窃窃私语声响起,竟无人举荐。

“陛下智慧过人,还请陛下指派人选!”

白卓见张轩要开口说话,抢在他前面说道。

“嗯,此事暂无定论,过些时日外邦来朝,诸位爱卿分身乏术,既如此那就......”

李玉的眼神扫过堂下众位官员,一个个都恭敬地低着头,然后他就瞄到了一个新面孔。

“赵岱。”

“臣在!”

“你身边这位可是你的小儿子?”李玉语气轻快。

“正是小儿赵望轩。”

“身体可好些了?”

赵望轩上前跪拜:“多亏陛下照拂,微臣已经好多了。”

“你现在还没有指派差事吧?”

“回陛下,自母亲去世陛下恩赐县伯爵位臣身体便一直不好,未曾领过差事。”

“你母亲也是可惜啊...朕今日封你为司农寺少卿,前去青州,你可能胜任?”

“臣谢陛下恩典,定不负君恩!”赵望轩磕头谢恩。

“赵岱啊赵岱,你这两个儿子生的是极好的!”李玉留下一个意味不明的笑。

“陛下谬赞!”

下朝之后,赵望轩父子三人围坐在一起,一个个面色沉重。

“父亲,您觉得陛下这是何意啊?望轩身子骨本就弱,竟派如此耗费体力的差事给他。”

“陛下自有他的道理。”赵岱端起茶水猛灌一口。

“小弟,你觉得呢?”赵擎峰见自己爹不愿多说,只得转头问赵望轩。

“陛下如此安排正是与朝堂上说的外邦来朝有关,单一个小小青州怎能惹陛下忧心。”

前世李玉曾在外邦来后突然性情大变,那时赵望轩并未进入朝堂,不知事情缘由,此番想来这些外邦使臣肯定是做了什么事,导致皇上一病数月。

“兄长,明日我走后,父亲和朝中事就靠你费心了。”

“你这是什么话,咱们是亲兄弟,这都是我该做的。”赵擎峰憨憨的,不好意思的摸摸自己的鬓角。

“我还没老到需要你们两个操心的地步!”赵岱听自己两个儿子安排上自己了,轻哼一声抗议道。

“父亲说的是,有父亲稳坐将军之位,我俩才能由此成就啊。”赵望轩面不改色的恭维道。

“还是你小子会说话,油嘴滑舌!”赵擎峰点点赵望轩的鼻子,笑到。

“不过兄长,我前面说的话并非空话,直觉告诉我,来朝的使臣恐会有大动作,届时父亲树大招风,你身处吏部定要好好关注。”

赵擎峰见好望轩如此认真,眉头一皱,感觉事情并不简单,“放心吧,等你回来我定会将完完整整的赵府给你看。”

“那我就放心了!”赵望轩伸手去跟赵擎峰碰拳,整的自己和赵擎峰同时一愣。

自己这是怎么了,什么时候从杨旭那里学的坏习惯。

赵望轩自嘲一笑,赵擎峰也没追问他的意思,只以为是自家弟弟舒缓筋骨。

前去青州刻不容缓,赵望轩早早回到自己房间里收拾东西,新任命的司农寺少卿官服都还没送到自己手上,这便要立即出发了。

过了晌午还需去司农寺找司农寺卿福子穆请教一下农业方面的知识,赵望轩即便读书万卷也无法直接弄明白这实操的关窍。

要说为什么司农寺少卿官服还需现做,是因为这司农寺已经光杆司令多时,福子穆接手司农寺时,已经是第三仁光杆司令了,少卿之位空缺已久,久到已经没人记得还有这么个职位了,也难为皇帝能想起来,还指派给赵大将军的小儿子了。

司农寺里,下朝回去干活的福子穆一边播种小麦和水稻,一边脑子里想着李玉的用意,想了半天觉得自己的脑子不适合搞这些政治玩意儿,还是种种地更和自己的心意。

一旁小吏跟他打听这新来的少卿是什么身份,他竟然也只能讲出是赵将军的小儿子,身体不好,除此之外便也一无所知了。

“身体不好,能吃得了咱们这儿的苦吗?”小吏低声说道。

“你可别想多了,赵将军那可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他儿子大概也只是过来走个过场,将来肯定还是要的一种用的,不会留咱们这鸟不拉屎的地儿。”

“哎大人,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也有好处不是,最起码干净得很!”

“你小子!平日罚你扫的地还是太少了!”

“大人饶命,小的还是给您打下手吧,咱这司农寺太大了点,我一个人扫会累死的,累死了我可没人给你端茶倒水,聊天解闷儿了!”

“你啊你!”福子穆拿着满手黄泥的指头点了点他,“快去给我端杯水来,你大人我啊要渴死了!”

“好嘞!”小吏蹦跶着进去端水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