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言情 > 成为辅国长公主的白月光 > 第30章 第 30 章

第30章 第 3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沈安何哑然。她看出来老祖宗不是身体上的不舒服,打手势让队伍继续行进,然后才小心翼翼问:“您想起来什么了?”

沈绮英张口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她好像从一场混沌大梦中阒然惊醒,然后拨云见日。

那些模糊的,被遗忘的,被抛弃的……

痛苦到不愿回首的记忆。

两行清泪从沈绮英布满沟壑的脸颊滑落。最后,她透过马车的车窗,看向面色担忧的姑娘,唇畔蠕动:“安何……”

沈安何身子一震,她几乎是踉跄着下了马,抖着手好几次才攀上了马车,红着眼眶,声音带着隐隐的颤抖和乞求:“您叫我什么?再叫我一声好吗?”

沈绮英闭了闭眼,她这几年脑袋越发糊涂不识人,但是现下突然清醒,想起自己这些年在羊城所见到的。

她枯瘦的手缓缓抬起,然后落在了沈安何头顶:“好孩子,你做得很厉害。”

黑甲着身的骑兵沉默又缓慢地向前行军,马蹄踏在枯叶遍地的官道上,仿佛没有人听见那马车中传来的,主将失态的一声又一声压抑的啜泣。

不远处一枝高处的光秃秃的树杈上,黑鸦的羽毛在阳光下反射出斑斓的光,但是漆黑如墨的双眼却直勾勾盯着那辆远去的马车。

随后,偏头抬翅啄了啄羽毛,抖抖身子飞向了京城的方向。

*

萧昭玉并不知晓这桩插曲,她正坐在摇摇晃晃的轿辇里前往慈宁宫。

太后为了见小皇帝闹起了绝食,宫人自然是不敢对她来强硬的手段,只能战战兢兢地去请萧昭玉来劝说。

太后姜芷兰平日里几乎是见不到小皇帝的,萧昭玉并不对她的自由做过多的限制,唯有在她与萧凤白的相处上颇为严苛。

大概是萧凤白登基后半年的时间,萧昭玉那时候还在为先帝晚年时横政苛役遗留下的祸端扫尾,还要面对前朝虎视眈眈的世家。

萧凤白就养在太后宫中,因为要遮掩性别,萧昭玉派了心腹时刻在小皇帝身边照顾。

没想到太后会听人谗言,为了从萧昭玉手中夺权,为参与阴谋的世家提供便利。虽然她最后及时察觉出来世家的谎言,但险些让小皇帝因为中毒丢了性命。

还是小皇帝遇险后,太后发现瞒不住了才告知的萧昭玉。

再之后,萧昭玉虽然没有将太后手里的权力尽数收回,却也下了禁令,限制太后与萧凤白的接触。

“凤白呢?”

萧昭玉到的时候,太后正斜斜躺在美人榻上,一见她进来猛地坐起身子问。

“她没来。”萧昭玉给宫人使了个眼色,宫人低眉顺眼鱼贯退了出去。

“说吧,又在闹什么。”

“我是她亲娘——”太后从牙缝中挤出来一句。

“险些害死她的亲娘?”萧昭玉嘲讽。

太后一下子泄了气,身子重重往后一倒。

“下次不要再用绝食的招数,让你慈宁宫的宫人平白受牵连。”萧昭玉冷声。

“哀家要见皇帝。”太后面子上挂不住,拂袖将美人榻旁的果盘扫了下来。她不敢往萧昭玉身上扔东西,往地上还是敢的。

萧昭玉轻嗤一声,不欲与她多言,只在离开前吩咐宫人,若是太后继续绝食,不要再管,出了事直接请太医。

宫人诺诺应下,然后进去将太后扫下的东西收拾了。

不知是不是受了慈宁宫主人心情的影响,一阵大风吹过,纷纷洋洋砸了一宫的落叶。

*

秋风冷瑟,河南的天气从酷暑转秋其实也只用了短短一旬时间,梧桐叶子今年可遭了罪,被晒蔫之后还没恢复,就彻底落了下来。

李纨玉喜欢梧桐。

女学中栽的大部分都是梧桐树,于是她的墓旁也被胡闲找人栽了两棵梧桐。

李纨玉亲教的弟子们除了乔善安都过了乡试,她们是一群聪慧又懂得感恩的孩子,李纨玉出事之后教授学问的女师便缺了人,竟然有几个想要放弃春闱留下教书。

乔善安那孩子大概是由于愧疚,一向骄傲的人整日对着其他昔日同伴的冷嘲热讽,然后将她们一个个都塞到了去京城的马车里。

摇身一变,成了常山女学新的山长。

胡闲念念叨叨,然后往李纨玉墓前倒了一杯梅子酒:“这次不禁你酒了,以后就喝不到了,今天让你喝个够。”

这梅子酒是胡闲自己酿的,放在酒窖里经常被学生偷,但是其实学生们偷酒全都是和李纨玉这个先生学的。

胡闲苦笑一声:“早知道不把酒给你埋进去了,这样以后学生来找你的时候还能给你带一坛。”

他突然想起来两人的初见,也是在一颗枝繁叶茂的桐树下。

三月初三的上巳节,一身山青的姑娘遥遥一笑,胡闲就失了魂。

自此,与刁难妻子的家人分家,调任之际毅然辞官,不顾名声给妻子做贤内助,还有前段时间若不是长公主前来,他怕是能把自己搭上去,也要撕下来姜家一块血肉。

“还记得你我当时的约定吗?”

胡闲又低头倒了杯酒,嗓音温和含笑:“你这些日子不来我梦里,想必是在怪我不守约吧?”

“是我的错。”

他顿了顿,然后突然不受控制地偏头咳嗽,手帕上是点点血迹。

胡闲知道,李纨玉虽然腹有诗书,又温和宽宥,但是内里也实在不是什么软柿子,有情人放河灯都是愿对方身体康健亦或者是白首偕老。

李纨玉写的是同生共死。

他碰了碰冰冷的石碑,终于露出了一个自李纨玉出事以来最真切的笑意:“一约既成,万山无阻。”

“所有事情都结束了,我终于能放心来陪你了。”

*

黄昏日暮时。

萧昭玉接到了乔善安从河南传来的信。

乔善安是个可用的人才,但是她不拘的性情与剑走偏锋的路子却不适合官场,萧昭玉便让她留在河南,利用她手中的人脉建立一个情报关系网。

现在看来,乔善安做得的确不错。

萧昭玉挑眉,信中不仅有她情报网的进度,还提到了林颜过了乡试,已经动身往京城去了,最后又道她现在当上了女学的新山长。

虽然信中没有详细说,但是随着她留在女学的人一起送来的暗信却有提及,乔善安为了新山长的位置,和其他女学的学生以及先生吵了一架,舌战群儒才得来的。

还有另外一件不大不小的事——胡闲死了,服毒自尽。

在知道姜家倒台的当天。

乔善安先发现的遗书,然后在李纨玉墓前找到了胡闲伏在坟上的凉透了的尸体,遵循他的遗愿,将他埋在了李纨玉墓旁。

胡闲殉情的时间正好,萧昭玉找人将故事润色了一下,就将胡闲为支持妻子开办女学,自己在家当贤内助,后来妻子遇害,强忍悲痛给妻子报完仇然后殉情的形象传了出去。

虽然这与真实的故事其实没有太大差别,但是经过人润色之后的故事绘声绘色多了。

萧昭玉当然不是在给胡闲扬身后名。

故事刚刚被传出来的时候,文人士子间果然骂声一片。

他们追求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求的是红袖添香,又不是自己变成红袖。

但是这故事又是真的,常山县稍微一打听,谁不知道李纨玉那个主内的窝囊夫君?

他们越讨论,故事流传得越广,不知不觉中,竟然将李纨玉“千秋万代之女师”的名声传遍了大雍。

除了那些书生学子,这故事也在一些闺阁小姐们之间流传开来。

长公主当政之后对女子的束缚少了许多,例如女子和离立女户等政策都慢慢放开完善,甚至前段时间河南的钦差还是一位休夫的女子。

想要嫁人的从中看见了一位疼爱妻子的良人形象,想要反抗家族的又从中看到了李纨玉千秋的名声。

在终于有朝臣忍不住对此事上奏时,萧昭玉亲自为这对亡人写了两块墓碑。

给李纨玉的自然是那块“千秋万代之女师”,给胡闲则是“常山女学山长李纨玉之夫李胡氏”。

朝野一片哗然。

顿时批判的奏折雪花一般飞进了御书房。

“殿下,您这次的行为是否有些激进了?现下朝臣们都认为您是在折辱胡闲。”太傅唉声叹气。

“什么是折辱啊?”萧凤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听不懂两人的谈话,仰起小脸问。

“这碑文是胡闲自己写的。”萧昭玉道。

太傅惊诧一瞬:“竟然真的是个痴情人?”

萧昭玉轻笑:“有情是有情,也好利用。”

太傅没再说什么,文人士子骂胡闲,大多说他因情堕志,也有人觉得他是大丈夫。

而等到舆论最顶峰的时候,轻轻一推,就能从一个极端变成另一个极端。

萧凤白听不懂,又见萧昭玉没有解释的意图,就知道她不想让自己知道这件事,于是小手拖着肉嘟嘟的脸颊,瞪大眼睛安安静静地听。

但是萧昭玉却止住了这个话题,继续批阅奏折。

萧昭玉将那些说她赐下的碑文荒谬的奏折都扔到了一旁,也不打算解释什么,让翠秾记下了这些人的名字。

然后将御膳房新研究的,看着血次呼啦堪称惊悚的鸡血粥一人送了一碗过去。

红色的粥上还飘着一个鸡头。

当天晚上,被送了粥的大臣全都是睁着眼睛睡的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