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言情 > 清穿之太子党 > 第16章 第十六章

第16章 第十六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阿哥们刚刚吵闹起来,康熙就得了消息,整个清廷就没有康熙能漏掉的消息,听着自己的儿子们都开始喊打喊杀了,他能忍得住这口气就怪了。

康熙从小到大,除了忍了几天鳌拜,还忍过谁。

从来都别人忍他。

至于自己的儿子,则是更加展现自己的控制欲。

是君且父,就这四个字就能给他的儿子们压的喘不过气来。

更何况,康熙又不似刚刚登基的时侯,儿子接连夭折,子嗣有碍,后继无人的样子。

现在他的儿子都快能组成一个卫队了。

哪里还稀罕的起来。

魏珠既然是过来传康熙的口谕,阿哥们就是有天大的事儿,也得放下来。

否则,不是不给魏珠面子的问题,魏珠在这群天潢贵胄面前能有几分面子。

全是看康熙罢了。

打狗且看了主人而已。

最后还是胤褆先迈了步子,胤祐不在手皇父的恩宠,但是他不行。

选谁为继任者,半为国事,半力家事。

这天下现在毕竟是姓爱新觉罗的。

而这国事家事,康熙都说的算。

所以,无论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只要胤褆想争,就得听从,顺从自己的父亲,天底下最尊贵的人。

胤褆迈了步子,胤祐也不定要与他这时候见个分晓,分个上下高低。

胤祐虽然也是脾气不让人,对着康熙也喜欢搞点向上惯例,但是,到底他是分得清楚利害关系的。

见两个人各退一步,其他阿哥也松了一口气,默契的将两个人完全隔在两端。

反正现在上朝听政的拢共就八个阿哥。

这两位一个行大,一个行七,按照顺序走,也碰不到一块儿去。

一路上,两个人谁也不说话,其他的阿哥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除了步履匆匆,胤祐的拐杖的声音,再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声音了。

寂静的渗人。

刚到了乾清宫的门口,梁九功就在门口等着呢。

“几位爷,万岁爷等了好一阵儿了,请您几位直接进去。”梁九功也是带着几分笑模样。

凡是在这宫里做事,苦瓜脸连在御道上扫地的活儿都碰不着。

你苦不苦谁管你,但是你叫贵人见着你的苦瓜相,哪里有什么前程可言。

所以,宫里的奴才们,笑纹长得也较寻常人快些。

否则,别说去伺候主子这样轻省有前程的活儿,寻常的头顶上的公公嬷嬷也不待见你。

面对梁九功,即便是胤褆也给了些面子,微微点了点头,才率先进了乾清宫。

梁九功比魏珠更受康熙信重,魏珠这么多年也还是没有争过梁九功,不提以后,起码现在,梁九功就是康熙身边第一得意人,名副其实的大内总管太监。

落在后面的胤祐也难得对梁九功有些好脸色,这不仅仅是因为他身边的大太监的梁九功的徒弟。

“诸位爷,注意点儿脚下。”梁九功笑着给众人让路,然后极其隐秘的给胤祐打了个手势。

示意康熙的心情并不好。

这倒不是梁九功现在就打算换个主子了,康熙春秋鼎盛,他还没活够。

不过是胤祐素来与太子走的近,而胤祐身边的大太监黎延成是他的小徒弟,一向对他孝顺有加。

梁九功不过是提前卖个好罢了。

众位阿哥进了乾清宫,康熙正坐在炕上批阅着折子,太子胤礽同样盘腿坐在康熙的对面,父子俩算是有说有笑。

两面墙角各站一个太监等着伺候。

“儿臣见过皇阿玛。”

众位阿哥在康熙面前站成一排给康熙打千问好。

“都起来。”康熙先是头也不抬的叫了起,手上继续写字。

“谢皇阿玛。”依旧是异口同声。

然后全都利索的站在原地,等康熙的吩咐。

平日里在宫廷内外人人捧着的爷们,此刻再大的本事,再大的脾气,都得老老实实的站在这里等着自己老子发话。

康熙一直不说话,大家就只能屏气凝神等着吩咐,除了胤祐。

“臣弟见过太子殿下。”不管别人,胤祐刚被康熙叫起,又是打了个千给胤礽问安。

胤祐这一行礼,其他的阿哥也有些匆忙的弯腰。

“臣弟见过太子殿下。”声音有些参差不齐。

就连胤褆,也是不情不愿的随着拱了拱手说了一句。

“太子。”

说得话也不中听。

他从小不满的也是这个,明明是亲生的兄弟,作甚要他给弟弟行礼。

不过,在康熙面前,他到底是不敢太过放肆的。

“起来吧,不用多礼。”胤礽现在的脾气倒是温和,挥了挥手,受了众人的礼。

再次起身,众人依旧屏气凝神的站着,等着康熙的吩咐,半点不敢有所放肆。

“老大,老七,在乾清门吵起来了?”等了足足一刻钟,康熙这才把手上的御笔搁在了笔架子上,身子往后一靠,双手一端凉好的茶水,看着自己站着的一群儿子,慢悠悠的开口问道。

以前康熙还会和太子一样叫胤祐小七,但自从康熙的儿子越来越多,这个小也就变成老了。

“一点儿阿哥的样子都没有,年岁也不小了,老大,你是上过战场的,老七,你也是跟着保成监过国的,还当自己是小孩儿吗?

在大臣面前,朕听说还想动刀了,和自己兄弟玩上命了?老七,有没有这回事儿。”康熙开口先是双方不偏不倚的都训斥了一遍,然后才开始处理儿子之间的官司。

“回皇阿玛的话,确有此事。”胤祐上前一步跪在地上回话。

“放肆。”康熙刚刚到手的茶盏就往胤祐的脑袋上扔。

“皇阿玛息怒。”

康熙这一扔,站着的阿哥全都跪下,请康熙息怒,就连胤礽也恭敬的束手站了起来、

这就是皇权赫赫,亲儿子又怎么样呢。

“皇阿玛容禀,此事儿臣有话说。”胤祐抹了抹脸上被迸溅的茶渍,并不在意被扔一下。

这么些年,他明着暗着与康熙对着干,不要说被扔茶水,板子都不知道挨了多少。

“儿臣虽体残,但得您荣恩,殿下怜爱,念过几本书,学得几个字,也叫儿臣一个跛脚上了朝堂听政。”不等康熙开口,胤祐就先说话。

“儿臣由是感激,儿臣扪心自问,在朝上参直郡王之的折子,是绝对符应程序,正对规矩的。”

“若是因着直郡王是儿臣血亲,便对直郡王所做之错事,不闻不问,不听不言,岂非是蒙蔽皇阿玛?”

“这事儿,儿臣问心无愧,倒是直郡王,刚散了朝,半分不顾及场合,开口就骂儿臣是殿下的狗。”

“恭问皇阿玛,敢问直郡王,儿臣是狗,皇阿玛您是什么,直郡王又是什么?”

胤祐口齿清晰,讲逻辑,摆现实,一套组合拳让他自己,十分理占了十二分。

“小七,忌讳点儿,什么狗不狗的。”康熙能听下去,胤礽却听不下去,踢了踢胤祐。

说老大也就算了,把皇阿玛带进去算怎么回事儿。

“是。”胤祐立刻就换了方向。

“而且皇阿玛,直郡王日夜寻访问药,直郡王福晋一碗碗的汤药喝进去,儿臣琢磨,直郡王这才贵庚,也不是生不出来,若是儿臣自己知道,儿臣最多也就是私下劝谏几句,但这可不是儿臣捅出来的,满京城谁不知道这事儿啊,太损咱们爱新觉罗的脸面了吧。”胤祐振振有词的说道。

其实,真是他捅出来的,真是他散播的。

没把柄他都要搞几下胤褆,有把柄不利用,那他就是天下第一号蠢蛋了。

别管能不能把胤褆弄倒,恶心胤褆也是好的。

“福晋一向孝顺您和太后,对我们这些小叔子也是好的,再说科尔坤办差也算勤勉,这么折腾人家的女儿,这算什么事儿啊,直郡王再想生孩子,这又不是弯弓射箭,努力就有用的。”胤祐分外无辜的又说了一句。

他的身板跪得笔直,语气又是坚定,双眼有神,长相却是偏无辜的长相,只看他这个人,就感觉道理仿佛都在他这儿,好像他做什么事儿都事出有因。

“儿臣朝上劝谏,若说儿臣存了私心,儿臣也是存了私心,这就是浓瘤子,儿臣帮直郡王下了狠心。”

“这样,一来维护了咱们爱新觉罗的脸面,叫满朝文武,京城百姓知道咱们家不是生不出儿子就找福晋晦气的,咱们家不赞同,是直郡王自己心急,再有就是,儿臣这么一参,这么多人眼睁睁的看着,直郡王就是再想也不敢太过分啊。”

胤祐一张嘴,又快又利索,愣是没给其他人插上话的机会。

这一番话说完,胤褆的脸都要绿了,胤祉偷偷看一眼,只觉得自己这个急脾气的大哥要爆炸。

“皇阿玛,胤祐这样信口雌黄,儿臣实在难忍。”胤褆猛地站了起来,一只手指着胤祐,气的手都在哆嗦。

“自胤祐开始上朝,处处与儿臣开始为难,与太子一个鼻孔出气儿,这样的后宅小事儿,非叫他弄的天下皆知,朝堂是处理这些鸡毛蒜皮小事儿的地方吗?退一万步说,就算儿臣做的有些差错,皇阿玛您,太后娘娘,儿臣的母妃,再不济福晋的父母弟弟哪个不在,轮得到他胤祐说三道四吗?”胤褆也不是什么蠢货,他只是生气,不是没了脑子,几句话就要与胤祐说个分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