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言情 > 后宫·王莽传 > 第84章 等着你去求他哩

第84章 等着你去求他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此事天子可知?”许久,王莽终于问出这句。

“起先阿姊不叫说,可卫将军常在宫中行走,事情如何捂得住?到底还是上达天听……”

“从前那事呢?”王莽急问。为隐瞒捅伤他的人是王光,他才不得已向天子撒谎;事情败露后又咬死不肯坦陈实情,这才惹怒了天子,两人因此翻脸决裂。

“那自然是瞒不住……”班稚摇头道,“天子大怒,责怪阿姊隐瞒,同她吵闹了几日。到我来时,尚未有缓和。”

伤谁不好,偏偏伤的是卫家人。王莽拳抵额头,咬牙发出一声闷吼。天子火烧长陵、长沙王世子失踪、定陶王世子被害,宗室早已按耐不住;长安棋局形势微妙,若手握重兵的卫家稍有动摇,只怕要出大事。为安抚卫煊,天子恐怕不会轻饶王光;以他一条小命换长安太平、帝位安稳,孰轻孰重,便是再昏聩,也不至于算不明白。

班稚自然也心中有数,不免担心王莽感情用事、一心偏护侄儿,便委婉提醒道:“事发突然,侯爷不在京里,大司马做主,已替侯爷筹备万全。”

“筹备万全”,这意思,一老一小两口棺椁都已备下,只等王莽回京治丧罢了。王莽愧疚难平,心痛得说不出话来。早知如此,他一平安,就该将老母与光儿接来身边;读书哪有活命要紧,哪里不能读书,为何偏要占那太学的便宜?

如今再说这些已无用,王莽痛定思痛,计划将王光带至卫将军面前,亲手捅瞎王光一只眼,企求卫家放这孩子一条生路。若还不够,他王莽不还有两只眼?

思想至此,车便坐不住。一来老母不知还能挨几日,二来王光性命攸关、万万拖延不得,王莽便跳下车,翻身骑上赛罗无限闪耀,一骑绝尘往西北奔去。

七日后,王莽一人一马自霸城门入长安城。

金身宝马引得行人纷纷侧目追视,王莽只觉芒刺在背,仿佛能听见路人眼神里无声的讥笑。行至尚冠前街班府门前时,后槽牙已咬得酸痛。

班伯迎出门来,见着他便拍腿长叹一声,拉住他手将他带至东厢堂屋里,他老母病榻前。

老太太已昏沉多日,空喘着气、叫不答应;米水参汤喂进去一口,总有多半口从口角漏出,人瘦得只剩一层蜡黄的皮,裹在枯骨上。王莽见此情景眼泪便止不住,可老娘尚未咽气,不能哭出声,他只得抱住母亲手,咬牙闷声啜泣。

阿雀跪在床脚忍泣吞声道:“都怨我,我睡死过去,没听见她下地,是我没用,到那一日,我便随她去罢……”

班伯妻子李氏上前扶她起来:“妹子这话错了。你熬了几日夜,便是神仙也撑不住哇!怨谁也不能怨你,快收了泪,莫惹侯爷伤心,嗯?”边说边将她拉出门去,留他母子二人静待些许。

良久,王莽收拾了心情,出门来拜谢班伯。听闻他欲带王光往卫府谢罪,班伯连连摆手:“不可,不可!你不知,那孩子……哎!”

原来,事情之后班弘也被带回府来,至今停学在家。惨剧在他眼前发生,他也吓得不轻,回家只一味哭:“我不知他身上有刀!我不知他身上有刀!”大人们安抚了几日,才终于从他口中得知事情始末。据他说,当时王光被众人七手八脚制住后,非但不恐惧懊恼,竟跳着脚哈哈大笑,眼里满是疯癫狂悖。

王光逃出后在街上胡混了几日,京兆府逮住他时,他正与几名乞儿厮打抢食。

王莽痛心疾首,不忍放弃这孩子,总得去看他一眼。班伯却道:“此事尚未有定论,如今你一回来,卫家、朝野上下,目光尽在你身上。此时你去看光儿,难免有串通包庇之嫌疑,反而令大司马束手缚脚、更难行事。”

王莽岂会不知他所言有理,可心里始终不落忍,须臾急出一头大汗。班伯嘴张了又闭,犹豫再三,终于低声道:“我与你不说外话,想必你也心中有数:欲救光儿,倒还有一条路。此事既已上达天听,卫家威逼至此,却至今没个旨意……那人怕是有意拖延、等着你去求他哩。”

“求他何用?”提起天子,王莽心口便堵得慌,“上回为光儿,他已与我反目,我何苦再去碰死?”

“我只是提醒你,孩子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不过换做是我,我也断不会张这口的。”班伯手按他肩膀,上下打量他道,“先歇歇脚罢。你身上可有伤病?人都脱相了。”

王莽不敢以实情相告,只说着急赶路、未顾得上食宿。班伯便叫下人为他张罗肉羹药膳、修面洗尘,将他安顿在他老娘院中厢房里。

此时长信宫中,太后正与天子对坐点茶。

“他为了侄儿敢犯欺君之罪,自然也会为了侄儿,低眉下首来求你。”王政君抬眉瞅一眼天子,摇头叹了口气,“你若还不放心,叫你舅把那孩儿送进来处以宫刑,你看他来是不来?”

“把他家孩子阉了?他不得恨死我!”天子搁下茶碗,起身草草行礼,“走了。请母后安。”

“站住。”王政君侧目拽住他袖口,将他拉到面前,“你同班家女同房共枕多少日子了,至今她身上仍未有动静?”

天子抽回袖儿,口里不知嘟囔些什么,大步跑了。

回到未央宫,天子不知为何十分焦躁,坐立不安,背着手在殿中来回踱步。

“没有腰牌、令牌,便不能自行入宫?”天子突然冲身旁阉人问道。

“是,君上。”阉人懵怔答道,“四品以上无旨觐见,须经由郎中署或三公引荐、排期,待君上方便时召入。”

“这么麻烦。”天子嘀咕着,神情愈发焦急。

旁边有个稍微机灵些的小阉人,看出天子所思所虑,急忙补道:“明日十五,该当大朝,在京诸王、列侯须随文武百官一同上殿参拜。”

天子闻言停住脚步,清清喉咙吩咐道:“多少日子没上朝了,明日早些叫朕起来,朕去千秋万岁殿瞧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