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五这天,皇城外围了很多人,他们都是听说了殿试结束立即封官一事,前来看个热闹的,良景帝并未阻止,只是派出羽军维持秩序。
春闱舞弊本就是一场闹剧,若此时良景帝再阻止百姓于城外“旁听”殿试,那季云栖上书要求扩大春闱入围规模,大殿封官的苦心也就白费了。
…………………………………………
皇宫内,入围的三百多名考生在几名内侍的带领下,分六批进入了启辰殿。
为防止舞弊一事再次发生,此次入殿的名次打乱,并未按照皇榜上的顺序进行。
林南一被分在了第三批。
殿试进行的比想象中要快很多,午时前,一位看上去很和善的内侍从远处走来。
“第三批考生,轮到你们了,跟我走。”
林南一站起身,理了理衣服,跟在队伍后面往前走。
这不是她第一次入宫,但上次因着太子病重,来去匆匆,她并未仔细观察。
现在看来,这大良皇城,的确威严。
启辰殿上,良景帝已经有些乏了,试了百人有余,良景帝只觉得这些学子,有才不假,天真也不假,还需好好沉淀。
而站在大殿右侧的千良,正对着殿门翘首以盼,等到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视线里,千良对着她笑弯了眉眼。
林南一一进门就看到了千良,她太过耀眼,想让人不注意都很难。
第一次踏入启辰殿的大门,林南一多少是有几分紧张的,这份紧张在看到千良的那一刻,消失殆尽,于是,她也朝千良的方向露出了浅笑。
坐在上首的良景帝将两人的动作尽收眼底,他早就听说木士府住了一位姑娘,那时他便好奇究竟是什么人,让他的这位千史如此上心。
之后,他便叫人拿来了火士存档的户籍,看到了那位姑娘的户籍,只是一直不曾见过真人,现在看,刚刚那人应该就是那个林姑娘了。
听说还得了春闱魁首,是个秀外慧中的佳人。
林南一不知道坐在龙椅上的良景帝思维这么活跃,她打量着启辰殿的一切——高悬的匾额,耸立的金柱,盘旋于各处的金龙……林南一只从这些装饰里,便第一次清楚地感受到了,皇权。
…………………………………………
没有多余的开场白,殿试很快就开始了。
只有一道题目,大良东部有一条河,遇大雨则泛滥,名为浑水河,有何治水之法?
是考题,也是大良面对的难题。
浑水河每年泛滥一次,周边百姓遇洪水则逃难,一路上死伤无数,良景帝自继位以来一直想要解决浑水河泛滥的问题,却不得其法,把这个问题放到殿试上,一是为了考察考生,二也是想群策群力,寻找解决之法。
林南一看到考题,思考一番,便有了主意。
古代治水,多在“堵”字,她从后世来,自然知道堵不如疏的道理。
一炷香烧完,答题结束。
内侍收齐试卷后,先将试卷交到监吏司司书李信以及副使赵迁、侍郎吴忠人的手上。
李信三人细细查看之后,将他们觉得不错的答案挑选出来,再由内侍拿给良景帝。
三人时不时地交谈几句,当看到林南一的试卷时,三人不约而同地惊呼出声。
李信急急忙忙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拿着试卷,向良景帝的方向跪了下去。
“圣上,此人之法可用!”
本来已经疲乏的良景帝也来了兴致,让人将试卷拿了上来:
〖若要治河,重在疏导兼备。林某以为,要治理浑水河,以下方法可以一试:于上游兴修水库,种树以固土;再于中游疏通河道,筑堤束水,以防泛滥;最后,下游需广开泄洪之地,以便导水归海。〗
“好!好!好!”
良景帝看着试卷上的几行字,赞不绝口,再看到卷首上的名字后,了然一笑,千良看重的人,果然不同凡响。
“徐州林南一听封。”
“草民参见圣上,圣上万岁万万岁。”
听到自己的名字,林南一不慌不忙地从座位上起身,朝良景帝跪了下去,这跪拜之礼,她虽不喜,却也不得不做。
“徐州林南一,才藻富赡,心有大义,朕举其为今科状元,封监工司侍郎,三日后入司任职,参与浑水河治理一事。”
“谢圣上,臣领旨,定不负圣意。”
状元啊。
这是林南一和千良都不曾预料到的。
…………………………………………
再以后的事情,林南一便不知道了,封了官,内侍领着她出了宫,她只能回了林府。
再见到千良时,已经是晚上了。
她们好像,总在晚上相见。
“南一,这下真的要祝贺你了。”
千良回来时,满脸笑意,一副俱有荣焉的模样。
“你也觉得之前的祝贺有些假吧?”
“嗯?哈哈哈哈哈哈。”
千良一直觉得,林南一的身上有几分奇怪的幽默感,就比如现在。
玩笑的话脱口而出,林南一想收回来已经来不及了,她一向只在熟悉的人面前展示她与生俱来的“冷幽默”,比如在她的妈妈面前,直到此时她才发觉,千良于她而言是特殊的。
“千良,我是不是要在史书上留名了?”
“南一,明日,林南一三个字定会家喻户晓,你做到了。”
“真好。”
千良看着林南一满意的样子,也笑了,她喜她之喜。
还有一件事,千良没有告诉林南一,等明日,她就知道了。
这一夜,林南一睡得好极了。
…………………………………………
【安阳十八年,四月初五,春闱事毕,朝中得遇良官。徐州林南一拜监工司侍郎,官居五品。长平郑先任监礼司六品察礼,江州张极入监刑司任六品修撰。】
——木士实记
【安阳十八年,四月初五,殿试入围考生各放异彩,今科状元,徐州林南一,春闱先夺魁首,再于殿试拔得头筹,官拜监工司侍郎。榜眼,长平郑先,春闱一甲有名,拜监礼司察礼。探花张极,江州人士,寒窗苦读十余载,终入仕途,官拜监刑司修撰。】
——风士·季云栖实记
林南一在历史长河中的第一史,由千良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