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言情 > 史书南良 > 第24章 治水

第24章 治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享受过最后三天无事一身轻的日子,安阳十八年,四月初九这天林南一正式成为了大良“打工人”。

今日是她第一天上任,千良在她出门前特意到了林府,将监工司的官员配置以及具体职责又交代了一遍,这才放心离去。

千良回府路上,碰到了许久不见的顾煦。

“韶阳,你为何在此?”

这里既不是去火士府的必经之路,这个时辰也不是上朝的时候,难不成顾煦是有意在等她?

“猜对了,我在等你,千良。”

看着千良探究的眼神,顾煦就知道她在想什么。

“等我?出什么事了?”

“你这人,难不成我每次找你都必须有事?我不过是听说今日林姑娘新上任,你昨日又进宫处理事情,怕你来不及去送林姑娘。”

听千良这么说,顾煦没底气的干笑两声,毕竟,她好像真的有事的时候找千良比较多,咳咳。

“是我的不是,韶阳有心了。”

千良怎么会听不出顾煦语气里的心虚,不过她并没有拆穿,笑着回了几句。

……………………………………

监工司。

监工司和监刑司是六司中,唯二两个办公地点不在皇城内的部门。

两司一东一西,相对坐落在距离皇城不远的清堂街。

林南一站在街边,先是看向了对面的监刑司,随后,若有所思地走进了监工司。

“林侍郎,下官吴浊见过林侍郎。”

刚一进门,便有一个身穿官服的人朝着林南一行了礼。

监工司六品监工,吴浊,林南一听千良说起过他。

“吴大人有礼了,本官初初到任,以后还有很多事情仰仗吴大人。”

来了,这官场上那套虚与委蛇,终究是来了。

“不敢当不敢当,林侍郎这边请,司书大人正在里面等您。”

吴浊说着,就将林南一引到了一间屋子门口,接着敲了敲门:

“大人,林侍郎到了。”

林南一只听屋内低低地传来一声“进来吧”,吴浊便朝她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离开了。

林南一推开房门,看到了一个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老者。

“监工司司书莫浑,他的家乡就在浑水河一带,幼年时水灾,一家逃难至此,据说,他的名字就由浑水河而来。二十七岁入仕,十年后任监工司侍郎,不惑之年已是一司司书,如今已年过花甲。”

千良的话回响在耳边,林南一看着眼前的莫浑有些动容,在位二十余载,只为了治理浑水河,几次放弃升迁,面前的人是个好官。

“下官林南一,拜见司书大人。”

“林侍郎,你的事情我都听说了,你是个有大才的人,我在监工司待了二十三年,却拿浑水河毫无办法,你的一番见解,真是让我茅塞顿开啊。”

林南一的礼行的恭敬,莫浑却走上前将她扶起,情真意切地说了这样一番话。

“大人,与您相比,下官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人在位二十余载,为治理浑水河尽心尽力,下官佩服。”

林南一爱名,却也实在佩服那些不为名利的人,那是真正有大义的人。

“好了好了,咱们两个就不要在这里互相奉承了,还是来看看这河该怎么治吧,马上就要到雨季了,若在雨季前治不好这河,百姓还是要遭殃的。”

莫浑笑着打断了两人互相“吹捧”的交流,转到了正题上。

“是。大人,治理浑水河,‘堵不如疏’,下官那日的三条方法,此时怕是不能全部实施。”

“林侍郎言之有理。此时距离雨季还有两月有余,若要三法齐用,怕是来不及。依本官之见,倒不如先来试试你这最后一法。”

“大人,若只行最后一法,怕难以达到效果,下官以为,可于上游修建水库,种树之事可于雨季后再行实施,中游疏通河道,修筑堤坝也是万不可停,若工期紧张,只需要先在往年泛滥最严重处修筑,最后再在下游辅以泄洪。不知,如此可来得及?”

“可以一试。”

听了林南一的话,莫浑思考片刻,觉得可以试试。

……………………………………

那日之后,林南一每天忙进忙出,与千良见面的日子也少了。

“竹风,南一还不曾回府吗?”

记不得这是第几次“扑空”,千良已经有些天没见过林南一了。

“千史,大人今晨便跟随监工司的人去了吉乐村,说是还有半月就到了雨季,虽已修筑堤坝,但为保万全,还是要协助监工司转移浑水河一带的村民,吉乐村是最后一个村子了。”

“南一出城了?”

竹风的话,让千良有些错愕,林南一出城了,她却没有收到消息,一股酸涩之感在她的心中蔓延开来。

“是,千史没有收到消息吗?不应该啊,大人离开前特意交代竹云去木士府送消息的,我问过竹云,她是送了信的。”

看千良状态不对,竹风急急说到。

“是吗?那想必是府上下人出了差错,我回去问问,竹风,南一回府后,务必到木士府知会我。”

“是,千史。”

听竹风这么说,千良心中那股酸涩早就不知道被扔到了哪里,只想着回府去查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等千良回到府上,细问一下才知道,今日竹云来时,千良已经入宫上朝了,府上的小厮便将信放到了千良的书房,千良回府后却直奔林府,这才没有发现。

千良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而林南一那边,却也闹出了些乌龙。

“大人,我信得过你,这堤坝想来不会有事,我家中只有这间祖屋,我得守着它。”

“老伯,眼下不是信与不信的事情,雨季眼看就要到了,不能拿命来赌啊。”

面对这老伯的信任,林南一真是一个头两个大,这人命关天的事情,信她做什么啊!

林南一没想到,一个顽固的老头竟逼的她如此暴躁,要知道她一贯的人设都是冷静那挂的。

好说歹说,这老伯就是不愿转移,就要守着他的祖屋,与祖屋共存亡。

林南一知道他其实并不是信她,也不是信这座堤坝,他只是心存侥幸——这么多年,浑水河大大小小的水灾出现了近百次,他的祖屋却始终屹立不倒,他便觉得是天意,是祖宗保佑,所以他不走。

可是,谁也不知道,这些年来,到底是他在守着祖屋,还是祖屋在护着他。

“大人,这可如何是好?”

跟着一起来的吴浊急得满头大汗,这老头软硬不吃,他实在没办法了。

“老伯,本官再问你一遍,你搬还是不搬?”

林南一压着心中的暴躁,又问了一遍。

“大人,老朽说了,老朽要守着祖屋,不能走。”

那老伯拄着拐杖坐在木凳上,态度强硬。

“好,那就休要怪本官不讲情理了。来人,此人三番五次妨碍公务,即刻押入大牢,听候发落。”

几个衙役不顾那老伯的反对和挣扎,合力将人带走了。

见人离开,林南一又对着吴浊耳语一番。

“吴大人,吩咐下去,好好安顿,莫要让这老伯出现问题,待雨季过后,把人完好无损地送回来。”

“是,大人,大人好计策,下官亲自去办。”

处理完这一切,林南一连夜回了都城。

眼下,万事俱备,是否可行,只待雨季才能见分晓了。

此刻的林南一心中有几分忐忑,后世时,她一个历史研究员,自然并未钻研过治水之法,来到大良,阴差阳错地成了监工司侍郎,她是有压力在身上的,这一个多月来,她忙得连轴转,一些想法更是不切实际,若不是有莫浑这样经验丰富的人在旁指导,现在的浑水河还不知会是什么模样。

尽了人事,此刻只待听天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