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十八年,七月十三日。
一座灯火通明的府邸内,幽静悠然的花园中,流水潺潺,花香袭人,鲜花簇拥间,一群身着轻纱的女子正随着悠扬的丝竹之声翩翩起舞,如飞燕掠过水面,轻盈而曼妙。
随着舞姬朝向的方向看去,主位上坐着一个身形羸弱,满是酒色之气的男子。
他的下首,是几个大腹便便的男子,这些都是本城的富商,个个都是腰缠万贯之人,却对着上首那人极尽谄媚。
而那主位上被高高“捧起”的,就是大良监礼司司书,李石。
“李大人,整个大良谁人不知,这青炎族入大良是为了求娶公主,他们一来,您这监礼司可又要在圣上面前露脸了。”
“是啊是啊,李大人,您又要发达了,若此事办好,保准您成为圣上面前的红人!”
“……”
“消息可靠吗?穗安公主可是圣上的亲姐姐,圣上真舍得嫁到青炎?”
一片奉承声中,这两问显得格外刺耳。
话音刚落,主位上的李石,变了脸色,一直在观察李石的富商贾富仁,转了转眼睛,看向出声的那人,站起身来说到:
“周瑞田!你懂什么?穗安公主是圣上亲姐姐不错,但一个女子,怎么比得上我整个大良的安宁?圣上就算不舍,也得妥协!”
见有人替自己“出头”,李石脸色才转好,放下手中的酒杯,有气无力地说到:
“贾老板说得在理,本官若在圣上面前露了脸,定少不了你贾老板的好处。”
“小人多谢李大人!”
李石的表态,让在场的富商都暗自懊恼刚刚怎么没开口。
而那个叫周瑞田的富商却是嗤笑一声,扭身离开了。
出了李府的周瑞田不知道,他这一走,保住了自己的一条命。
周瑞田的离去,让李府的氛围变得很奇怪,李石都要被气笑了,自从当上监礼司司书,从来没有人敢对自己这样,这个周瑞田,他迟早要让他付出代价,在他的地盘,没有人能大过他!
台上领头的几个舞姬,听着李石几人的话,眼中厌恶更甚。
同为女子,她们一点都不想见到穗安公主下嫁青炎,去那么荒凉的地方和亲,不止她们,整个城中的女子都在暗中祈祷,希望圣上顾念姐弟之情,不要答应和亲。
这李石身为监礼司司书,不说阻止和亲,反而想着趁机中饱私囊,当真可耻。
院内歌舞升平,院外却悄悄升起了几分肃杀之意。
当李石几人还沉浸在即将成为御前红人的美梦中时,只见远处的府门方向,突然出现了几队身穿黑色制服的官兵,他们手持火把,步伐整齐划一地向府邸深处走来。
这些官兵皆是监刑司刑卫,为首的正是监刑司司书万黎,万黎带队走在最前方,面色严肃,眼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万司书,大良能否化解这次危机,就在今夜。”
千良的话仍在耳边回响,万黎想不通今夜抓李石为何会与大良危机有关,只是,他信千良,上次江易武一案,千良让他心服口服。
当万黎带人冲进花园时,宴会现场顿时陷入了一片寂静,富商们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何事。
原本有了几分醉意的李石,突然有些清醒了,他敏锐地感到了一丝不安。
“监礼司司书李石,收受贿赂,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借乐坊之名,强抢民女,致使陇东诸镇丧子失女,证据确凿,今监刑司万黎,奉旨缉拿!来人,将这一干人等,悉数抓获,关入刑狱,待明日早朝,听候发落!”
“遵命!”
当刑卫发出这整齐的声音时,李石的脸色逐渐苍白。
“不能!你们不能抓我,我是丞相的人!你们不能抓我……”
李石疯了似的挣扎着,却被来抓他的刑卫一脚踹晕过去。
李石被抓,那些富商自然也难以逃脱,一时之间,原本热闹的宴会戛然而止。
“诸位,在下监刑司司书万黎,诸位姑娘的事情,木士、风士两位史官明日一早便会呈报圣上,监工司侍郎林南一稍后将入李府,后续一应事宜由林大人全权负责,诸位姑娘可静待林大人,她会安排好诸位的去处,往事已矣,万黎祝诸位早日与家人团聚,告辞。”
万黎朝着在场的舞姬执了一礼,随后带着昏过去的李石,离开了李府。
随着李石一行人被押解离去,整个花园留下的,是满地狼藉和一片沉寂。
“哈哈哈哈哈哈……呜呜呜……”
不知过了多久,一声和着笑意的哭声打破了这深夜的寂静。
一声,两声……当这哭声响遍整个李府时,府外的林南一嘴角上扬。
安排人手将这些来自陇东的姑娘一一送走后,天亮了。
姑娘们,天亮了。
看着她们离去时满心期待的模样,林南一在心底吐出了这六个字。
……………………………………
七月十四日。
第二天早朝,监礼司司书李石入狱的消息,朝野上下无不震惊,李石,可是丞相的人,唯丞相马首是瞻,况且能坐到监礼司司书的位置上,已经算得上是丞相的左膀右臂了。
果然,丞相吕中此时面色铁青,不知在想些什么。
站在首位的顾煦,虽未参与此事,却察觉到,这应是几位好友的手笔,监礼司……看来,她们已经在出手阻止和亲了。
阿初,一切都还未有定数,你我还有机会。
良景帝摩挲着手中的三本奏折,看向顾煦,心中有了计较。
这三本奏折,一本是林南一昨日呈上的弹劾李石的奏章,一本是季云栖今日拿来的由风士情报网搜集的李石在陇东强抢民女等恶行,还有一本,是顾煦的。
“监刑司司书万黎,朕问你,李石罪行可否查证?”
“启禀圣上,皆已查证,其间种种,臣已呈报圣上,更有季史所查陇东诸事的来龙去脉,臣以性命担保,句句属实,绝无虚假,李石之罪,罪不可恕!”
万黎上前一步,掷地有声地回答到。
“圣上,臣亦可作保,奏章中桩桩件件皆由风士情报网所查,绝无半点虚假。”
季云栖也紧跟着上前表态。
“好!你的折子朕都看过了,既如此,李石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罪大恶极,今革其官职,于三日后问斩,以儆效尤!”
“圣上圣明!”
朝堂百官齐声高颂良景帝之明,吕中即便心有不甘,也不会在此刻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出头。
林南一看向吕中,心中有几分奇怪。
她观吕中,有几分蠢顿,对几人的做法毫无还击之力,当真是他害了大良,害了千良吗?
良景帝摆摆手,继续道:
“青炎明日将入大良,监礼司不可无司书,监工司侍郎林南一刚立新功,朕有意着其升任监礼司司书一职,众爱卿可有异议?”
“……这……”
“……”
当下方议论纷纷时,良景帝再次将目光投向了顾煦,而当看到顾煦腰间玉佩之时,神色一滞,心中有了决断。
千良听着众人的议论声,看向站在另一侧的林南一,微微扬了扬嘴角。
这司书的位置一定是南一的,自己这史册里又要给南一添上几笔了。
自林南一入朝为官后。木士的史册里,林南一的事迹占了其中十之五六。
千良心中惬意,她是她的著史人。
“圣上,臣有话说。”
不用抬头,林南一都知道这人是谁。
吕中,你终于坐不住了吗?
“丞相,你有何高见?”
“圣上,林侍郎有工部之才,在监工司才能大有建树,入监礼司确是大材小用了。”
”
吕中对林南一是恨得牙痒痒,但是当前局面,他却不好说她的不是,毕竟,浑水河一事过后,林南一名声大振。
“圣上,丞相说得在理,臣以为,臣不可离开监工司。”
听吕中这样说,林南一便开口了,吕中想要以退为进,那她便将计就计,只不过,你这老头,一会儿千万不要气死。
看到林南一戏谑的眼神,吕中神色一凛,难道……
还不等他反应过来,一直没有讲话的千良,开口了。
“圣上,臣以为林侍郎所言极是,监工司离不开林侍郎,林侍郎也离不得监工司,既如此,不如让林侍郎兼任监礼司司书一职,岂不两全其美?”
“圣上!……”
吕中反对的话还不曾说出,只听良景帝的圣旨已出。
“准!来人,拟旨,监工司侍郎林南一,才学出众,特许其兼任监礼司司书,总领大良礼仪诸事。”
“臣林南一,领旨。”
林南一也不管朝中众臣有多不解,直直跪下去接了圣旨,这场戏的目的达到了,他们理解与否,支持与否已经不重要了。
“这……”
其他大臣此时是无话可讲,皇帝金口玉言,他们难道因为一个监礼司司书的位置死谏吗?
至此,林南一成功在三天内取代李石。
她们也从这件事中,摸清了良景帝的心思,他不愿和亲。
否则,任几人有天大的本领,也要不来这监礼司司书一职。
“可还有事要奏?若无事,便退朝吧。”
……………………………………
退朝后,良景帝身边的福禄来到顾煦身边,请她到仁和宫议事。
千良三人看着顾煦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韶阳她这几日,有些奇怪。
【安阳十八年,七月十三日夜,监礼司司书李石收监刑狱。十四日早朝,李石之罪行得以昭告天下,圣上大怒,将其革职,定于三日后问斩,监工司侍郎林南一德才兼备,兼任监礼司司书。】
——木士实记
【安阳十四年,陇东年轻女子多失,官府不查,以失踪案草草结案,风士多方探查,无果。安阳十六年,陇东再丢女子,各镇几无女子有存,新任监察探查受阻,后遭贬斥,风士情报网已得蛛丝马迹。安阳十八年,七月,案情明,监礼司司书李石,以阴险手段强掳民女,豢养于府内,以供玩乐,四年间共犯下罪案三十七起,七月十三日夜,李石落网,案清,三十七名陇东女子,悉数归家。】
——风士·季云栖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