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无留情面的谩骂和责备。
他不愿意再对上母亲,不管因何事。
他不想被她吵,不想被她骂....想着,日子这样过下去就很不错了。困难也是外在困难,这么多年都适应了,那些困难已不是困难。
重要是,他觉得现在,比在越江过的很好。他过的很轻松。
人嘛,经历困难,再面对困难,那些困难变的微不足道了。
*
魏烽的顾虑的果然没错。
他只是没想到,问题先出在顾夫人身上,不是顾君毅粗心上。
事情是这样的。
顾夫人不知道北方有多冷,她根本没在意。
吩咐管事采买过冬之物,包括银炭红炭黑炭这些,都按照往年比例采买。她觉得银炭红炭购买量,比她以往在越江当家时,购买的还有多的多。银炭又极其昂古,府里又不能不买银炭。
所以,买的多,花出的银两就多了。
她看着府里支出去的银两,帐上的银两又没多少。虽说他们顾家是权贵,理应很富足得。但她知道,她的夫君与儿子是非常正直的人,不会借身份之便随意敛财。甚至,两父子一个样,但凡有点钱财,都贴补给军营。
以往在越江,她有嫁妆,有店铺田地收入,花出去银两她不心疼。来北翼州府,这几个月都是大把大把支出银两,
自己压箱底银两都快见底了,明年开店铺的银两都不一定足够。
看着银两如水流,自己银两见底。顾夫人考虑日后用的银两不少,要省着,然后不舍得花费太多银两去买炭,才吩咐管家按照以往的份例买。
管家只能听从她吩咐,让管事采买。
没想到,才入冬,她就发现炭买少了,再去购买已经买不到。其他房的她不能挪用,就挪用了顾瑱和赵姨娘那边的,然后贴补给自己和顾芷用。
赵姨娘生活在北方,她知道府里炭的采买量,早已不动声色自己另外购买。对于顾夫人挪用她的炭,很是嗤之以鼻。
就因为这样,就有了原本份例少的顾瑱,最后被苛刻份例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