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言情 > 长乐延年 > 第46章 第 46 章

第46章 第 4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旁的学子们听到徐乐延的文章就被他带在身上,立刻激动万分。徐乐延伸手护住胸口,连连后退。

“好了,你们冷静些,到底还未入学,留些风度,莫要吓到了乐延。”

离乐延比较近的一名明显年长许多的学子伸手将众人拦了下来,学子们也很快的意识到了自己刚刚的行为,纷纷同他道歉,但眼神透露出的期盼仍旧让徐乐延不知所措。

真的要拿出来吗,这些人可都是经过了学院的授课。就算他自己磋磨了那篇文章很久,但贸然拿出来会不会暴露出他其实不是院长特批的事实?

但面对众人期待的眼神,显然,徐乐延不交出些什么,怕是很难解释了。

于是他干脆心一横,从怀中掏出了他本来打算投入摘星阁的文章,递给了眼前比较成熟的学子。

“斋长,让我也看看!”

“我也想看!”

得到徐乐延文章的众人很快就散了开来,纷纷围到了斋长的身前。徐乐延终于得以解脱,急忙跑向了一旁看热闹的李长乐身前。

“哎哟,可吓死我了。”徐乐延一脸后怕的擦着汗,一边同长乐抱怨:“你干嘛说……”似是知道不能明着说这些,徐乐延朝着学子的方向努了努嘴。

“怕什么,你的才学可是连院长都赞不绝口的。自信些嘛,怕什么。”

李长乐毫不在意的样子倒是挽回了一些徐乐延岌岌可危的自信,他和宋延年坐在一处,等着那群学子热情退却,再和他们商议正事。

“不愧是的院长特批的人啊,这对现行制度的感悟竟如此通透!”

“此句甚好:为臣者,行君令而利民也,乃为良臣;行君令而为私立,则失其臣之道矣。”

“我倒是觉得这句更好:顺民之所向,实则为君令。以民为天下国家,则无往不利。然利之大集者,尽天下权,行利己事;苛民生,损君害;因而必破其中,除塞通流。”

“若是我能写出这种句子就好了啊!”

赞叹声不绝于耳,听的徐乐延满脸通红。他属实没想到大家对他的文章竟是此种评价,一时间除了小小的羞赧竟还多了几分骄傲。

众学子兴致渐起,甚至有人当场提笔作文。一时间热闹渐渐退散,众人仿佛来了灵感一般,开始自顾自的创作起来。

宋延年看着虽在逃难但仍保持了学院十分整洁的环境的众学子,心底涌处了一股敬意。

他站起身,和徐乐延一同走向了斋长,对他施了一礼,开始了正式的对话。

“我们此次前来,是偷偷进来的,因此能留在这儿的时间并不算长。”

“我大概能猜到你们的意图,之前其实也有一些新收的学子偷溜进来,想帮我们谋出路,只可惜……”说到这儿,斋长站起身,推搡着几人,想让他们快些离开。

“我们这群留下了的人无权无势,若是能为天下学子争个公道是最好,若是真倒在这里,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但你们不一样。”

说到这,他一脸怜惜地看着徐乐延,轻声说道:“你们还未入学,不会成为他们的针对对象。更何况徐贤弟如此才华,定会在未来官场搏出个名堂,不要白白的折在这儿。”

“怎么叫折在这儿!”宋延年第一个反驳,他们来就是为了帮助他们摆脱世族的追捕,求一个公平。他们不让他们留在这儿,这线索还要怎么拿?

“我们来就是要帮助你们的,你们相信我们……”徐乐延的话还没说完,但那斋长显然并不想给他们再说下去的机会,带着一群学子就将几人往外赶。

“若我们面对不公还能坦然在家,当作无事发生,那我们入学还有什么意义?就算未来有一日真的在朝堂有了些许名堂,又怎么还会为这世间公平发声?斋长,让我们试试吧。”徐乐延言辞恳切,他是真的想帮助他们。

“对啊!”李长乐虽然在此种环境下插不上话,但见这群学子一脸毅然赴死的表情,心中焦急万分,不禁高呼着:

“你们一个个嘴上说着放弃,可是看见院长特批学生的文章想的还是让自己的学识更加精进。所以只是你们觉得没有希望罢了,并不是真的想放弃,那为什么就不能给我们一次机会,也给你们留一份希望呢?”

“不是我们不想相信你们,实在是我们的力量太渺小了。我们的力量在世家眼里甚至不如一只蚂蚁,那群惨死在狱中的同僚们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贫民不可与世家为敌,我们已经回不了头了,你们还有希望,别和我们走一样的路,至少现在不行!”

斋长依旧拒绝他们的好意,这么长时间以来,能想到的办法他们都想过了,但显然是螳臂挡车、自不量力。如今他们也只能藏身在书院,数着剩下的日子,又怎能忍心看着别人再跳进火坑?

见他们说什么都不管用,宋延年有些犹豫,但还是将话说出了口:

“若我说我有能力与世家抗衡呢?”

“别闹了,在这剑南,谁能抗衡得了世家?”众人中很快就有反驳的声音响起,根本没拿宋延年的话当成一回事。

宋延年见状,几下跳出了学子们的包围圈,站到了身后的矮墙之上,向下面的学子们深深的鞠了一躬。

“我为我一开始的隐瞒向你们道歉。”

“他在说什么?”

“什么隐瞒?”

“他咋飞上去了?”

见宋延年突然站在矮墙上说着奇怪的话,学子们纷纷愣在原地,议论声渐起。

斋长看着宋延年又瞧了瞧一脸心虚的徐乐延,似是想到了什么,眉头微微皱起,沉沉地看着眼前的宋延年。

“你所隐瞒的是什么?”

“我并非新入学的学子。”

“什么!”

“他骗了我们!”

斋长拍了拍手,示意众人噤声,而后他走向宋延年,一字一顿地问道:“所以你并不是来帮我们的,那你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这群人已经沦落至此,不论你想要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我们都拿不出来。”

“不!”宋延年否定得很大声,“我确实是来帮助你们的,只是碍于我的身份,才不得不在一开始对你们有所隐瞒。”

“你是世族的人?是哪一家?”

斋长看着宋延年若有所思,他想不到除了解家,还能有哪个家族会在此时站在他们这边。

“我不是世族的人,但我说我有能力和世族抗衡也是真的。”他顿了顿,看着下面静默不语的众人,薄唇倾吐,终究是将自己的真实身份说了出来:“我是当今圣上的第三子——宋延年。”

宋延年亮明身份后,下面离奇的竟没有一丝议论的声音。明明刚才他只要说一句,下面议论的声音就会大了一分。

李长乐和徐乐延面面相觑,一时间搞不明白大家都默不作声的原因。

总不能是觉得延年的身份是他瞎编的吧?

李长乐已经在脑子里翻了个遍,若是他们始终不相信延年的身份,她该用什么去证明。

好在斋长并没有让李长乐为难,他第一个同高高在上的宋延年行了礼,末了失笑道:“倒是不成想,您竟然是皇子。所以,您此番来这儿的目的是……”

宋延年跳下矮墙,他不习惯低头和人说话。于是他走到了一开始的位置,和大家面对面,简要地讲述了他们真正的来意。

众学子听后皆哑口无言,不是不相信宋延年的身份,他们只是怀疑。

怀疑皇室会不会真心实意的帮自己,还是他们其实另有所图。

斋长也是如此,但他也明白,宋延年既然和他们亮明了身份,不达到目的就不会轻易离开。他们这群落魄的学子连世家都争不过,更遑论面前站着的皇子了?

他思索良久,却看向了一旁的徐乐延。

“他是三殿下,那您的身份怕也是不一般了。”

“我是定安侯之子,徐乐延。”徐乐延有些愧疚地介绍着,随即拽过一旁站着的李长乐,“这位是李牧然将军的女儿,李长乐。我们此番前来剑南就是奉了圣上的旨意,前来调查推举舞弊之事。”

“此事竟然传到了京府?”斋长有些震惊,“我原以为世家联合知府早早封城并且四处追捕我们,这件事已经就此掩埋了,倒是不曾想……”

“所以请你们相信我们,我们真的是来帮助你们的!”李长乐在一旁干着急,她不是学子,得不到这群学子的惺惺相惜,只能找准机会,诚恳劝慰。

良久,斋长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苦笑着对三人说道:“也罢,现在除了相信你们,我们还能相信谁呢?你们说的也没错,至少相信你们还能给我们带来一丝希望。说吧,你们想要什么?”

见斋长终于松了口,几人长输了一口气。宋延年拉着斋长找了个地方坐下,其他学子很自然的将众人围成了一个圈。

徐乐延率先开口道:“我们刚到剑南,能掌握到的信息太少,基本都在世族的把控之中。我们想从你们当事人的口中知道更多的信息,还有一开始你们掌握到的推举舞弊的证据。

斋长听闻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后,不由得深深地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

“我们知道的信息倒是可以全部告诉你们,但你们要的推举舞弊的证据,我们确实给不了你们。”

“我知道你们可能还对我们有些不信任,可我们……”

斋长伸出手制止了宋延年的解释,摇了摇头。

“我知道,皇室此时出手,不论是要解决推举之事,还是要解决世家,都要站在我们这边。这也是我选择相信你们的理由,因此我也会拿出我全部的真诚,同你们合作。但这证据并不是我不想给你们,实在是这东西真的不在我们手中。”

“不在你们手中?”三人异口同声道,齐誉的消息难道有误?

“说来惭愧,本来一开始是在我们的手里,但谁曾想我们之中出现了个叛徒,从我们手里将东西骗走了!”斋长说到这儿,周围的愤恨之声逐渐响起,夹杂着些许痛骂。

“不知抢走证据的是何人?”徐乐延小心翼翼地问着,生怕大家回想起此事更加愤怒。

“此人名为——齐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