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言情 > 一场婚姻 > 第14章 第十三章

第14章 第十三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是李金山的画像。

大太太的声音像是永远不会停下,她在餐盘的流动声中,也要开了口道:“玉生便是文树的新婚太太,您瞧,坐在那里,眉毛最好看的一个就是了。”

他变了脸,露出齿牙,向玉生笑了一笑。

玉生便也笑了笑,周遭的一切都是缄默的,她在缄默中学着李文树唤了唤他:“小叔叔。”

在南京时,在过往的十几年,她从没有上过这样拥挤的餐桌。她爸爸林世平是独生子,一张桌面即便坐满了人,也不过是孙曼琳一家来吃饭。

十四太太在这个时候咳嗽了起来,小叔叔的脸即刻浮现担忧的神色,他浓郁的眉毛皱了皱,不知质问着谁,冷冷道:“不是说早上请医生来了吗?”

大太太也一同皱起眉来,她起了身,苦着脸走向十四太太,一手握住了她的肩膀,道:“来是来了,冒着大雨也请来了,但您看我们十四,吃也吃不下,早上吃的药也吐了一半,第一次怀孕,总是要难过的。”

玉生望见十四太太,她垂着眼,病中削瘦的双颊只是煞白,真让人怜悯。

于是玉生忽然道:“我手包里有一瓶枇杷膏。”

没有转眼去看众人的神色,玉生对着桌旁站着的一位女人招了招手,又劳烦她取来自己放在前厅的手包。

女人取来了,递给她时道:“少太太。”

玉生开了手包,将里面仅剩的半瓶枇杷露给了十四太太。她想着,爱乔以后定会为她从南京再寄来许多,而且自到上海后她不知为什么也少咳嗽了。

十四太太开了声,她的声音莺歌般轻柔,道:“少太太,这怎么好呢。”

十四太太接过玉生的枇杷膏时,将玉生的手握了一握。玉生低眼去望,望见她隆起的腹部,玉生从没有想过自己会这样早结了婚,更不知道有许多像十四太太这样的女人,与自己同岁便做了别人的第十四位太太,又为他有了孩子。

小叔叔道:“两个人伺候十四太太午睡去,另派人去请医生,请更好的医生来。”

仿佛只有大太太可以回话。

她低了低脸,道:“好,我正是要这么说呢。”

于是十四太太便退了席。她离去时向玉生最后笑了一笑,那笑少不了病中难受的滋味。

李文树正在玉生身旁轻声道:“如果你也觉着累了,便休息会再去马场。”

玉生附耳回道:“不用了。”

早起的困倦也被一场场暴雨消磨尽了,重重宅楼所连成的山脉阻住了片刻的雨声,人坐在金光灿烂的厅面中,只听见了那摆钟的鸣声,随着一双双女式皮鞋走过去,归于平静。玉生也看不见大太太了,她同其余的太太都上了楼,紧接着,便又传来了潺潺的茶水声和女人的嗔怪声,但融着融着,最终融成一片牌桌上的低语。

“每天也就这点乐子了。”

小叔叔闭了闭眼,他将自己的嘴放在了一只细长的烟筒上。

吞云吐雾间,再睁开,他唤李文树道:“你回来很久了。”

“不过半月。”

他又问道:“成笙呢?他曾说过等你回来那天,他要自己到宁波去做生意。”

李文树道:“丢了十几年的东西,朝夕之间怎么能捡回来,所以我要仍请成笙留下来为我打理一些事,这也是几位伯父的意思。”

小叔叔忽然笑了笑。

“死几个了?”

玉生一怔。

他缓缓注一句道:“那几个老古董如今死掉几个了?前年还是去年,我去了两趟吊丧,就是忘记是谁了,也不知道谁还活着。”

李文树微笑着,并不回话。

“小叔叔还是欣赏成笙的——”

李文树转了话头,道:“毕竟他为您的金行力挽狂澜过,去年您去吊丧时,他不是还在丧礼上,帮着您把一大批黄金卖给了一个美国人。”

“他告诉你的?”

“您寄给我的信上写了。”

“哦,我忘了。”

他仍然抽着烟,并且抽得更浓、更烈。玉生一点点吸着鼻腔,企图不发出一点儿动静来,直至无意间转回脸去,故意地,望了一眼厅门外的风雨。

李文树道:“太太,你的最后一件礼还没有送出去。”

玉生转回眼来,注视着李文树。然后,玉生手中的绸盒便接过了李文树的手,被推到了小叔叔的眼前,他透过烟筒管子向下望了望,望见一双女人的手拆开绸盒,里头放了一件李文树请裕安装了双扣的长褂,那褂面是绸缎料子,被厅里的金光照着,那褂上的浮云图纹也发着光了,金云祥瑞之气,他自然是这样想了。

但他笑道:“这样的礼,等到新年再送或许更应景——你过来,玉生,我唯一的侄媳,我回你一件礼。”

他的长烟筒放下了。

那位为玉生取手包的女人走上前来,她的双手平端着一个锁金圆盘,略低了低,才望见盘中原来放了一对金镯子,硕大而圆满,镯扣处各镶了两颗宝玉珠子,碧玉颜色总算挡了一些金的俗气。他取下来,唤着玉生,要她伸出双手来。

玉生道:“贵重极了。”

李文树的双眼只淡淡地望过一对金镯。

放下圆盘的女人在小叔叔的示意下,轻轻捧住了玉生的双手,她替他戴上了送给玉生的金镯,那镯身沉重无比,更像是枷锁般扣住了玉生的手心。

她张着双手,回过眼来,她望向近在咫尺的李文树。

李文树道:“太太,等会见了波斯,它也会喜欢你这对金镯。”

于是小叔叔便大笑了起来,笑出了声。

“不用她来告诉我你的太太叫做玉生,早在你们的轮渡还没抵达上海时,我便做好了这对金镯,加好了这两颗宝玉。”

他的长烟筒又拿了上来,指向她手中的镯身,注道:“玉生,多配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