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言情 > 被女主狂追的每一天 > 第113章 摩诃往事

第113章 摩诃往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想控制住凌安怀的可能性为零,除非把她最在乎的东西拿捏在手里。比如封琚月。

但显然封琚月并不是他们能拿捏的对象,所以只有利用别的,比如那些蝼蚁的性命。

既然她凌安怀自诩正义,那绝不会对他们见死不救。但也不能把她逼急了,毕竟她的潜在,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若是越过了她心底的界限,那等待他们的,便是凌安怀不顾一切的大开杀戒。

现在这个状态维持得很好。凌安怀规规矩矩待在这个房间里,就已经身在陷阱里了。而那位封琚月小姐,就等她慢慢收拾留给她的惊喜和烂摊子就行了,毕竟以前也在她手里吃了不少苦头,总还是要讨回来不是。

涂灵坐在主位上,欣赏那裹在一身银装里的凌安怀。看起来气定神闲的样子,实际上已经气炸了。看她不安分的样子:不平稳的呼吸,抱臂时紧抓衣袖的手指……凌安怀其实真的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不用刻意剖析,只需稍微观察一下,便能里外看个透。所以区区一个凡人,就能拿捏到凌安怀呢。

出去,还是留在这里,凌安怀焦灼地思考着。她担心在外面的封琚月,担心忽阑子和李摩诃,顾修也可以浅浅担心一下……好吧,这几个人都担心。

其实能威胁到他们的存在微乎其微,但就是害怕,万一有什么稀奇秘宝,万一是不知道哪来的神器,或者又是一些阵法陷阱之类的……一想到他们有可能遭遇不测凌安怀就迫不及待想离开这里。

但是这些人手里很明显握着几个凡人的命,又或者不止几个。不将无关的人牵扯进来,这种不该是江湖道义吗,这些个不懂规矩的小人。

开始烦躁了,不行,得控制住脾气,深呼吸。凌安怀慢慢放缓呼吸,克制自己的脾气。这些假冒的东西并不了解纯灵体如果情绪激动就会暴走的特性,见凌安怀一直在平缓呼吸,还以为凌安怀睡过去了。

而主座上的涂灵见大门敞着,凌安怀也依旧没有离开的意思,知道凌安怀已经做出选择,便将手里的苹果核随手放下。

这是某个行动的记号。

城内,封琚月和顾修还在按照地图上的标记定点布置传送阵,而忽阑子和李摩诃,则是终于赶到了勉竹城。

对于李摩诃来说,勉竹城于她意义非凡。不如说海城和勉竹城都承载着她过去的故事,存放着她加入鏖畲门前的过往。

所以李摩诃一直有抵触心理,她不愿意接触这段过去。但为了大义,她还是选择加入了行动。

幸好,忽阑子还陪着自己。李摩诃瞟向站在身侧神情严肃的这人,平时看上去都是这副样子,一旦放松下来便傻乎乎的。

“勉竹城,和海城一样呢,”忽阑子皱着眉头环顾四周,“看上去没有任何异常。”

“那就是最大的异常。”李摩诃回道。

两人在城中闲逛着,期间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两人戴上了箬笠披上斗篷。虽然她们都服用了易容丹,但手里的并不是什么上品,用时不长而且很容易被修士发现。

不如保险起见,再上一层保险。那丹药也是厄穹之前炼制的存货,自然品质不佳,想要买新的又掏不出那么多钱。他们真是看起来潇潇洒洒的,背地里穷到恨不得出门打劫,毕竟过去的挥霍基本是靠凌安怀。

两人走在街上,巡查一番亳无大碍。以防万一甚至跳上屋顶,踩着屋脊踏着瓦片飞檐走壁,却只能看见一个普通城市在正常运作的景象。

真是怪事。忽阑子摸着下巴,想不明白。按理说不应该人心惶惶或者戒备森严才对吗,毕竟消息说海城驻扎的那群家伙已经感染到勉竹城了,他们才马不停蹄赶过来。

但现在这种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又是哪出?

海城之前封琚月去过,提着饮月就冲进去了,把里面伪装成大型游商队伍和戏班子队伍的上界人打的落花流水,把人家压箱底的化神都逼出来了,还能全身而退。可真是怪物。

“忽阑子,改道。”李摩诃抓住忽阑子衣服,不等她说话,直接把她拽上茶摊坐下。

这架势……忽阑子猜到几分,看向李摩诃此刻局促不安地脸,她便及时伸出手按住李摩诃肩膀,随后看向那迎道而来的人。

那二人乍一看与李摩诃面容有七分相似,一男一女正在说笑,年纪二十好几,看起来都成家了,身边各挽着人。有一个已经抱娃了,将孩子交给丈夫,正与同行的男子讲话。

想必,那二人就是李摩诃的龙凤胎妹妹和弟弟。

她听李摩诃说起过,去鏖畲门前的故事。非常普通的,平头老百姓的故事而已。

手掌接触着的身躯在微微颤抖,是不安吗?还是在隐隐惴惴的期待?忽阑子看向李摩诃。她低着头,两只眼睛紧张的盯着自己的手,努力地紧绷嘴唇,皱着眉,不让自己的情绪泄露出来。

她是有几分害怕的。

害怕与自己血缘上的亲人见面。

“摩诃,”忽阑子凑近了,压低声音附在李摩诃耳边轻声说,“如果想永绝凡绪的话,可以采用传统意义上的断俗的。”

李摩诃回神,望着忽阑子关切又严肃的表情,深吸一口气后缓缓摇头。

“无事……我只是仍然,无法释怀而已……”

李府院内人丁兴旺,家族繁盛,大家就算手里做事也仍然开朗的笑着,可见李府平日待下人都是极好的。而那两位正在院落里赏梨花树的,头发花白的老妇老头,便是李摩诃的生母生父。

李摩诃坐在屋脊上,望着那两位老人,在忽阑子紧握的手中,缓缓回忆过去。

李芥,她是带着诅咒出生的。生在一户农家。男人是村子里的懒汉,女人是逃荒落难寻求庇护的,二人组成一个不完整的家庭,然后生下了李芥。

两人文化水平不高,但都喜欢吃芥末,又不好叫孩子李芥末,便取掉末字,唤作李芥。

刚出生不久,就有路过化缘的和尚。那和尚进门讨水喝,见了在母亲怀里吃奶的李芥,大为震惊,说这孩子命格带煞,会冲撞李家福气,只要有这孩子在一天,他们家永远不会发达起来。

作父母的可容不得别人乱说自家孩子,丈夫当即扔了那和尚化缘的碗,在妻子的叫骂声和孩子的哭声中赶走了和尚。

但和尚说的没错,她确实克李家。她出生前,李家好歹每天都有口饭吃;她出生后,三天两头饿一顿更是常事。甚至在她三岁时,父亲摔了腿,母亲闪了腰,就连家里养的唯一一条大黄狗也丧了命。

即便如此,父母仍然没有抛弃李芥。本以为日子就会这样磕磕绊绊地走下去,直到饥荒终于也来到了海城。

夫妻俩带着李芥一路逃荒,护着她,不让任何人觊觎她。胆敢有要把李芥当作粮食抢走或交易的,老实了一辈子的夫妻俩都会硬气起来,拿石头,扛锄头要和人拼命。

可是,那和尚说的太准了。

他们逃到了勉竹城,勉强安稳下来后,夫妻俩打算继续之前的营生,赚口吃的解决温饱,顺便养活李芥,还要想办法让李芥读书。偏偏天有不测风云,母亲在收摊回家的路上遇了流氓,被打瘸了腿,强行掳走了去。父亲赶过去的时候,也挨了打,腰上终身落下残疾。两人一瘸一拐回家的时候,正好看到李芥将父亲用作营生的伙计弄到了井里,而李芥,装模作样的绞着手指,害怕被骂,想要讨二人欢心,也想要让两人松口气,用了能坚持大半月的粮食作了两碗品相丑陋的,算不上食物的食物,摆在桌上。然后躲在门后扭扭捏捏地关心二人怎地才回来。

那个时候,夫妻二人到底是什么心情呢?一瘸一拐互相搀扶互相扶持,好不容易以为终于能熬出头的时候,看到吃饭的家伙被弄丢,大半月粮食毁于一旦时,他们都在想什么呢?

或许是想,那秃驴竟然说对了吧。

只是那晚,李芥吃了有史以来最饱腹的晚饭。然后第二天醒来,发现自己被扔到了海城的尸体堆里。或许是为了不要让人牙子发现把她卖去青楼,或许是为了将来不会被捡走当做丫鬟,或许是为了不要让她被当作塞给饥荒人的粮食,而慎重考虑下,将她扔到了尸体堆里。这里,不会有人来。再怎么饿,那群人也不会靠近这些尸体,因为这里都是打算吃人而被修士处决的人。

之后,李芥便被鏖畲门带走了。只是,那夫妻俩不会知道了。

去了鏖畲门开了灵智以后,李摩诃就渐渐明白父母抛弃她的原因了。在她看来是抛弃,但在那两夫妻看来,当时应该是无奈之举了。家里养不起她,没有钱,吃的也没有几口,他们接下来还要花钱治病,还得准备保护费免得继续遭难……把她丢到那个,每天都有修士来回巡逻的尸体堆,估计也是想赌一把,看她有没有仙缘。

这事,她也只和忽阑子说过。

两人都是在对决过后的闲暇,谈过彼此的过去。

“要去和他们见一面吗?”忽阑子提问。

李摩诃望着院中神色惆怅的两夫妻,见两夫妻望着梨花树泫然欲泣,忽然忆起,正好那日梨花压枝,她想要去摘几朵献于母亲,却不慎从树上跌落,砸了篱笆,篱笆便倚靠的扁担和挂在扁担上的长工牌顺势跌落出去,那扁担压在井口,长工牌子掉进井中。

“没什么好见的,又不是没见过。”李摩诃冷声回绝。

曾经,父母有了些积蓄后多方打听她的消息,得知她在鏖畲门过的安逸便来请她回家看看。当时她心里虽然仍有埋怨,但无论如何也是她的亲生父母,便跟着回去,然后就看到了院里的弟弟妹妹。这两人是龙凤胎兄妹,与李摩诃极为相似,只是此时两人已经懂事,见到李摩诃,立马认出她是父母口中曾被遗弃的姐姐,曾是克家的姐姐,便同仇敌忾,对还未进门的李摩诃抱有敌意,生怕如今好不容易得来的安稳幸福会被李摩诃破坏。而父母俩只是斥责了两人一番,并未有多的,极大刺痛了李摩诃。她迅速逃离了勉竹城,逃离了这个噩梦,路过万剑山时,便直奔其中打算取剑以此证道心。只是后来落得个浑身狼狈,还被赶来寻她的忽阑子所救。那时她们二人还是单纯看不惯的关系呢。

“那就走吧,别耽误了时辰。”忽阑子握了握李摩诃的手,不疾不徐地催促。

“你先别着急,”李摩诃拉住忽阑子,“你不觉得海城和勉竹城的动静都很奇怪吗?”

忽阑子挑了挑眉,然后坐下。她确实发现了,而且这种异常十分明显,明显到就像放在自己面前精心装饰的陷阱,大喊着赶紧跳进来。

“按理说,海城和勉竹城这会周围应该都是四十二峰的人了,而城内的情况也应该如计划中猜测的那样非常焦灼,理智的人和洗脑的人两波对抗,城市无法正常运行才对。但是一切都没发生,甚至都没有四十二峰的人包围城市周边。”李摩诃平时都是把思考和决策都交给封琚月的,那是因为她相信信任封琚月的决策,并不代表她自己没有脑子。

忽阑子听李摩诃这么一说,才终于意识到最近一直察觉到的违和感在哪里了:“你这么一说……那些本该一声令下就冲进来的四十二峰人员呢?他们都去哪里了……”

与此同时,海城里,封琚月黑着脸,看着手里黄色千纸鹤送来的信。

信上,是简明扼要的信息:圈套,速回。

既然是圈套,那也就是说海城和勉竹城的消息都是假的。怪不得感觉不到四十二峰的人的气息,也没有人来接应,定是四十二峰内部出了内鬼。当然也有可能是谁截胡了信件传递了错误消息,耍了四十二峰的人。

既然海城和勉竹城并没有发生预想中的情况而是平和稳定,那么放出被攻占的消息只有一个目的——瓮中捉鳖。

但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还用想吗?

他们的目的,不一直都是凌安怀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