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言情 > 青刀幻影-绝地反杀 > 第32章 第 32 章

第32章 第 3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人提到凝气成型,当时以为是故意编排陷害诡女,如今细想来,也许并非如此简单。

谛观自小聪慧过人,无论何种奇技淫巧一点既通,一通便会。在绣景城城郊农庄假扮隐衣卫,隐身术便使得出神入化,这一次说不准是他操纵的凝气傀儡,化影出去行事。唯一说不通的是,谛观受了这么重的伤,何来内力操控凝气傀儡为他办事?

更何况他人在偏安殿,操控傀儡也走不远,只能在皇宫内部活动,这宫墙内外到处是自己的眼线,断不可能察觉不到分毫蛛丝马迹。

那就只剩一种可能。

诡女早已反了。

这一次走绣景城的人马路路铩羽而归,只有诡女一人圆满完成使命,当时认定两人急着报仇,故而冒险莽进,未曾怀疑诡女,如今想来,太过顺利的事必然有坑。

更没想到那小子一有机会就把底都透了过来,这是急着要置谛观于死地啊!

这么狠!

帝祖顿笔,自来水波不兴静如镜面的心湖泛起一丝悲悯,强又如何?到头来一心回护的人个个要置他于死地。

这个异母兄弟的命真是惨,不如早些渡他超生,下辈子投个好胎吧。

青刀这条线索用完之后,一定将其千刀万剐,给你陪葬,身为长兄,此生也算为你做了一件事。

帝祖放下手中狼豪,踱步走出思安殿。

长空如洗,夜星点点,正是叙旧的好时光,刀光剑影宜于觥筹交错间,此刻又怎能缺了美酒佳肴?

帝祖于百官朝拜的未央殿前设百席流水宴,盛情款待迷途知返的游子,三日之内,宫门大开,无论朝官还是乡民,新知故交,但凡有心者,皆可入宫,与谛观一叙。

这一边花圆月好,诡院却是月残花疏,一片狼藉,断枝残叶上溅满微凉的鲜血,这里,象是刚经历过一场血战,而浴血厮杀的人,却无迹可寻。

奉命前来缉拿诡女的灰衣扑了个空,院里院外搜了个遍却没找到任何追踪的线索,血迹都止在院墙之内,人,凭空消失了。

灰衣使扬手,在诡院上空放出全城搜索的信号。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佭俍城内,各路青衣驱使着长腿的尖吻犬,在纵横交错的巷道中出没,寻找诡女残留在空气中的气息。

流水席摆起的第一日,未央殿前只见席位,不见来宾。

第二日,有几个从未进过皇宫的乡野刁民,听闻竟然可以入宫吃席,斗着胆子摸进门,大快朵颐,吃了一天,席间压根就连和谛观打个招呼都没顾上,偌大的空庭,十来人坐在靠进口的边缘,只管埋头苦吃,大声砸嘴,说要把消息散播出去,让更多人来吃这免费佳肴。

直至最后喝醉了,倒在席上,呼呼大睡。

无论有无访客,谛观孤零零地坐了两日,仿佛已被佭俍抛弃了。

第三日。

这几日的天气一直很好,晴朗,微凉。

谛观一如往日一般一人独坐于空庭间。

从早到晚,他已枯坐了两日。

帝祖传过话,不要擅自离开,怠慢了潜在的客人。

空而静的庭院中突然陆陆续续来了人。

来的人脸色都很严肃,遥遥向谛观作揖行礼,便寻个不会对眼的空席远远坐下,好似靠近了会得病一般。

到了向晚的时候,陆陆续续来了上百人,有朝上的重臣,也有市井的富民,江湖的术士、武者。

这些人看着好似并非心甘情愿来这里,坐下了便埋头不语,思虑重重,甚少吃食。

向晚时分,帝祖入席,于高台上对着谛观遥遥举觥,百众人等亦附和,高举酒樽,百余杯酒落肚,却无人喧哗,场面异常沉闷。

帝祖放下酒觥,拍手示意。

宫中侍卫拖了一个人上来。

那人遮面的宽袍血迹斑斑。

席间众人皆面露惴惴之色。

“诸位大都听过此人大名,不日前亦见过此人,却从不知他的真面目。”帝祖示意,侍卫揭开那人宽帽,面对众人露出一张丝白尖削的脸来,丝缎般的散发凌乱披面,一双可摄人魂魄的诡目此刻黯淡无光。

“世人皆称他诡女。”帝祖揭晓谜底。

席间有人发出压抑的低呼,未知诡女竟是一个白面书生般的羸弱高瘦男子。

“诸位可知为何今日被宣入宫?”帝祖发问,“诡女又为何如此示众?”

席间众人敛息垂目噤声,无人作答。

“三日前,诡女奉人之命,耗尽功力,凝上百傀儡寻访在座各位,商讨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何事?”帝祖语调平缓直述,不见用力,却直达在座众人的耳中,语毕垂目问诡女,“谋反是死罪,你可知罪?”

诡女茫然不答,好似已经失了魂魄。

“既已认罪,那便伏法吧!”帝祖示意,侍卫手起刀落,诡女头颅滚落阶梯,鲜血溅出三丈之遥。

帝祖举目望向阶下众人。

内廷侍卫持枪环视,阶下众人神色震惊脸容惨淡。

“傀儡虽早已散去,但凝气气味尚存,青衣驱使细犬巡城,在诸位家中嗅到气息,吾设宴在此等候多日,尔等却无人有胆入宫与幕后指使直接面议,今日只得宣召入宫,尔等可有何辩解?”帝祖依旧和颜悦色。

满庭百人,无人敢言。

空旷的内庭风高云淡,但压抑的气氛却令人窒息。

“既然没人敢辩,不如让我来。”沉默被谛观打破,“不错,我是托诡女给诸位带过话,不过不是商议谋反,而是告知他们一个预言,三日之内,他们的君会赐他们一条死路,如同当日的我。”

帝祖脸色一沉。

这些人原本是忠臣良民,可当庭击杀无辜的诡女,逼出了他们的反心。

“帝祖既已认定他们有谋反之心,不管真假,今日必不会放任他们离去。”谛观抬头望向帝祖,“不仅是这些听了我传话之人,今日宫内侍卫,佭俍的每一位乡民,只要是被兄长冠上谋反之名,必是死路一条,连我这血亲都不会放过,帝祖又会放过哪一个?”

七年来,帝祖防臣子如防贼,最怕就是这反叛之罪名,查实便是一个死。

谛观举杯,字字清晰,“蛮疆何人为君又如何?众人不过求一条生路。今日我许在座诸位一个自由,活着的自由,争夺帝位的自由,只要君皇退位,蛮疆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地活着,不必担惊受怕。”

“你疯了!”帝祖色变,喝道。

“我归来之际便已疯魔,那又如何?”谛观笑得风淡云轻,“诡女只是惜臣性命,并不曾反,不问缘由便杀了他,这不是疯魔吗?今日这些臣民皆是帝祖亲自招进宫来逼反,兄长如此陷自己于死地,难道不曾疯魔吗?”

“你!”帝祖竟无言以对。

寥寥几句言谈之间,局势骤变。

“长兄帝祖许以的荣华富贵,不会更改,往后的日子,只会更好,谁不向往?”谛观继续侃侃而谈,“你当如何?今日若勉强放他们走,于你必当百爪挠心,不除之不能心安,于他们,为族氏生存计,必当寻机谋反,取代你而后安。若照你心意杀之,你知有几人甘愿服死,又有几人会迫于无奈奋起反抗?不止这百位臣民,环伺庭周的宫内侍卫亦如是,活过今日亦不知明日,人人自危。如今情形下,你可愿意一赌?即便有愚忠者不畏日后冤死仍愿为你一战,此时拼一个两败俱伤,那外面虎视眈眈等我与你自相残杀之人必定受益,待你损兵折将,他可轻易取之,这蛮疆的臣民原本就受他辖制,你可愿意接受江山再次易姓?”

帝祖神色如阴云压顶,今夜他走错关键一步,陷自己于绝境。

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为了让人死得心服口服而亲自出席这宴席。

如今他已无退路。

赌吗?若亲卫都已倒戈,恶拼一场又有何意义?不论输赢,都是落一个逃亡天涯,惶惶不可终日的结局。

谛观在位,他没有翻盘机会。濯氏即位,再无人辅佐他重夺江山。

这广厦,终要倾了。

也罢,今日便应了那方士的预言,日后不必再为此煎熬。

“人来,你们的君累了,护送他回宫休息。”谛观随口吩咐。

两名宫廷侍卫闻言上前,侍立帝祖两侧。

大势已去。

帝祖起身,昂首,步履从容地离去,身后跟着一纵护卫队,好似真如谛观所言,只是回宫休息。

众人尽皆无声地目送他离去,就像看着一个朝代的谢幕。

更深人静,谛观步入守备森严的崇明正殿,帝祖高坐书案之后,案上空荡荡,没有奏折,只有一份尚且空白的诏书。

禅位之诏。

不是他不愿落笔,只是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他尚存些许实力与谛观拼一个高下,至少此时此刻,谛观近在咫尺,他若出手,取其性命,十拿九稳。只是杀了谛观又如何?正殿之外,千千万已经被激起反心的蛮疆臣民会借此名义揭竿而起,讨伐他这个暴君,兄弟相争,只是便宜了异族罢了。

这个帝位,七年前就该是他的,如今不过是还于他。

放下了,便释然了,尘封的心湖一时间波涛起伏。

走到今日这个地步,是命运使然,逃不过,挣不脱,那便不要垂死挣扎了。

输,便输得光彩。

谛观心中亦有千言,那个方士的一句无聊话,竟然被帝祖信奉至今,若不是他步步紧逼,又怎会让那江湖骗子的谶语成真?既然已经走到逼宫这一步,他真心想说的劝慰责备之语都显得虚情假意,不如不说。他虽有心放帝祖一条生路,但凭帝祖宁为玉碎的心性,无论是做一名废帝养在宫里,还是放逐江湖任由仇家追杀,都是一种折辱,相较以怜悯的姿态放逐他苟且偷生,还不如令他慷慨赴死更显尊重。

斟酌再斟酌,赐死的话不知如何说出口,谛观头一次感受到口拙的痛苦。

只是自己的时日无多,等不起这光阴流转。

谛观开口,只说了一句话,“你且放心去,我必不会让你的尸身受辱。”

帝祖神色坦然,伸手取来狼豪,落笔写诏,行笔从容,不疾不徐。

谛观躬身一礼及地,黯然转身离去。

“青刀濯墨,幻影离殇,你那位朋友,有大秘密瞒着你。”帝祖在他身后追了一句,说完便再次缄默。

谛观眉微蹙,并未转身询问究竟,径直走出崇明正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