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给你什么?新鲜感?情绪价值?”
“你到底喜欢他什么?”那人跟个病秧子一样,弱不禁风的。
林宥知道他误会了,但没有开口解释,她想也许这样两人可以断得彻底一点。
“他年轻……”
轻飘飘一句话,就杀死了比赛,毕竟人再怎么厉害,也不能逆转时间。
陈默深深看了林宥一眼,扭头走了。
窗帘拉着,隔绝了午后的阳光。陈默坐在书房内,指尖敲击键盘,目光落在电脑屏幕上,他点开文件,司衍的照片弹了出来,挪动鼠标往下移。
“司衍,23岁,深海大学电影制作专业学生,目前在深海电视台实习,父母均为大学教授,曾休学两年,病历显示有抑郁倾向,曾接受过心理治疗,各个社交账号均关注了林宥,是她视频的忠实粉丝。”
再往下一翻,是几张照片,司衍在林宥工作室楼下等她,手里拎着两杯奶茶;教她骑行时,手指扶在她车座后方;两人有说有笑走进一家甜品店。
他关掉页面,“啪”地一声合上笔记本,揉了揉眉心。
那天在急救站点帐篷内,司衍给她递果茶的样子又浮上脑海,三分甜,对她的口味记得清清楚楚。
他们已经亲密到这种程度了吗?
这个问题像一根刺,扎进他的思路里,无法忽视。
隔天,林宥手拿冰美式,从咖啡店走出,推开工作室玻璃门时,肩上帆布袋的带子滑落,顺手往上拉,帆布袋里的笔记本电脑还在发热,她低头喝了一口冰美式,感觉精神稍稍好点。
她在营养咨询工作室的工作已经步入正轨,大部分内容都是通过网上对接,今天因为有一个重要内容要讨论,所以临时召开了线下会议。
工作室的老板霏姐是一名资深营养师,在海外留学工作多年后回国创业,林宥从她身上学到不少新的行业知识。最近工作室与深海卫健委正在沟通合作,计划建立社区食疗工作坊,以点带面推动居民健康饮食的观念。
霏姐站在投影幕布前,香槟色的丝绸衬衫随着翻页动作泛起波纹,“食物影响情绪这个观念在国外很普及了,但国内还停留在心理健康仅靠药物治疗阶段。目前已经被证实的饮食模式有地中海饮食,根据SMILES试验,该饮食模式可降低抑郁风险。”
“抑郁、焦虑、孤独、压力等心理情绪与饮食密切相关。现阶段我们进行了社区调研,了解下各个人群的情绪概况,林宥,你来说下调研报告的结果。”
林宥点点头,起身接过翻页笔,取出帆布包里的电脑,“数据显示,青少年的情绪问题集中在焦虑和注意力问题,而孕产妇群体产后抑郁比例较高。另外,大部分年轻人存在压力、焦虑和孤独问题,导致的结果是暴食和厌食,并在这种恶性循环中贬低自己,引发进食障碍问题。”
霏姐认同地点头,“所以,我们需要更加精准的干预方案。”
“另外我们也发现有些人会刻意回避问题,如果能结合算法技术分析情绪,或许可以更精准地匹配食疗方案。毕竟,数据不会说谎。”林宥说完,愣了一下,最后这话分明是陈默常说的话,他总是习惯用具体数据来分析。
原来在不知不觉间,自己也受到他思维模式的影响。
卫健委王主任眼前一亮:“这个想法不错!这两年抑郁自杀的数据很惊人,每年都进行社区排查,却效果甚微。我们可以找算法成熟的公司来进行情绪识别。”
会议结束,霏姐走到林宥旁边,拍拍她肩膀,“调研报告做得不错!数据分析很扎实,没想到你Python也用得这么好。”
林宥笑了笑:“学了一些。”上次视频被网暴,她拜托表妹帮她爬取评论数据,当时觉得很实用,从那之后,她陆陆续续自学了一些基础。
林宥刚出公司门,午后的阳光晃得她眯眼。
司衍站在台阶下,一手扶着自行车把,一手背在身后,他今天穿了白色短袖衬衫和黑色休闲裤,像一棵挺拔的白杨树,清爽的少年气息扑面而来。
“你怎么在这?”林宥刚说完,一簇粉色的香豌豆像变魔术一般递到她面前。
“柚子老师,祝你拥有美好的一天!”他捧着鲜花,扬起一个干净的笑容。
林宥手指攥紧了包带,神色犹豫,不知道该不该接,送花束毕竟是太过暧昧的暗示,但司衍的笑容坦荡又纯粹。
“拿着呀,柚子老师。”像是猜透她的心思一般,司衍语气轻松,往前递了递,“上次你给的饮食计划很有用,刚好我家楼下花店在打折。”
原来是这样,林宥松了口气,这才注意到花束包装简单,只是用透明包装袋裹着,确实不像是精心准备的礼物。
“那谢谢你啦!”林宥接下花束,淡淡的甜香萦绕在鼻尖。
“我今天特别想吃各种小吃。”司衍眨了眨眼,“那么,‘深海小吃活地图’可以带我去吃一吃吗?”
林宥噗嗤笑了出来,这个名字是她刚开始做博主时的自称,被人当面叫出来还怪不好意思的,她弯了弯嘴角,“现在?”
“就附近那家糖水铺。”司衍推着车往前走,“我请客,当谢礼。”
“我记得柚子老师说过,适量甜食有助于改善情绪。”
香豌豆的花蹭在下巴上,痒痒的,林宥快步跟了上去。
之前几次和司衍吃饭,她发现他胃口不佳,很挑食吃得也少,她猜测可能是进食障碍的问题,但毕竟事关他人隐私,她没有主动提及,只是作为朋友给了他一些饮食建议。
他听进去自己的建议了,林宥感到欣慰。
“不过那家店现在很火,估计要排队了。”她提醒道。
“所以,我们得快一点。”司衍回头冲她一笑,斑驳的阳光洒在少年白色的衬衫上,如同青春片一般的画面。
晚上,霏姐打来电话,说已经确定了要合作的算法公司,那就是致道。
“目前,致道的AI算法是国内顶尖的,如果能和他们合作,食疗方案会更精准。而且他们自己也做食疗大模型,估计也愿意和我们合作。”
挂断电话的那刻,林宥头都大了,怎么偏偏是致道。作为项目负责人,她只能硬着头皮联系致道,于是想好措辞,发了邮件过去。
和政府合作的试点项目很成功,陈默受邀到深海电视台访谈。电梯门打开的瞬间,陈默的脚步顿了一下。
“陈总过来录节目?”司衍扛着摄影设备站在走廊中间,歪着头跟他打招呼。
陈默默不作声,目光却在瞥见他手腕上的发绳时定住,这是林宥的发绳,他百分百确定,黑色发绳上嵌着一个略带滑稽的面包超人笑脸。
他之前看她戴过几次,但现在这发绳在另一个男人的手上。
陈默神情阴郁,视线停在发绳上,语带警告,“你离她远一点。”
司衍站在前方,微微回头,眼神从困惑到恍然大悟,“哦,你是说柚子老师吗?”他笑了笑,拨弄着手腕上的发绳,“恐怕不行,我很喜欢她。而且,你们不是分手了吗?”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了。”陈默整理袖口,冷冷瞥了他一眼,语气平静,“你不过是一个病例研究对象罢了。”
司衍耸肩,一脸无所谓表情,“至少我还有利用的价值,不像某些人,连被研究的资格都没有。”
李特助通过后视镜看了眼后座上的陈默,老板从上车起就一直按着太阳穴,脸色阴晴不定。
察觉他的视线,陈默停下动作,睁开眼,“想说什么?”
李特助犹豫着开口:“陈总,薄荷营养咨询公司发了几次洽谈合作的邮件过来。”
“嗯。”
“发送人是林宥小姐。合作内容是建设食疗社区工作坊,想和致道合作情绪分析算法。”
社区工作坊?情绪分析?陈默冷哼一声,又是为了那个病例吧,她还真是上心。
“要安排沟通会议吗?”
“不必,告诉她方向不成熟,不考虑。”
“哦——”李特助应了一声,看了眼陈默的表情,心内OS:真不来找你了你又该不乐意了。
林宥在致道大楼门口等了快四十分钟,终于堵到匆匆走出来的李特助。发去的邮件一直没回音,她只好在门口堵人。
“李特助!”她小跑着跟上去,“能帮我问一下项目合作的事吗?”
李特助面露难色,支支吾吾,“……陈总说,这个方向还不太成熟。”
“我们前期做了大量的调研,所有内容都有一定的数据支撑。”林宥从包里抽出文件夹,恭恭敬敬递了过去,“能麻烦你给陈总看一下吗?”
“这个、陈总最近很忙。”李特助一脸尴尬地看向她。
林宥这下明白了,他不愿意合作。
她攥紧了文件夹,抿了抿嘴,勉强扯出一个笑容,“我明白了,谢谢。”
地铁上,林宥盯着致道的广告牌发呆,理智上她完全理解商业合作需要双向选择,只是,心里头依然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委屈,酸溜溜地冒出来。
她想起了之前,虽然他总说她的想法天马行空,缺乏理性,却会默默把可行的部分融入进去,可现在,他连看都不愿意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