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议政殿内,早朝时,兵部尚书也已将离州大捷的军报,呈给了慕邺。
慕邺得见军报大喜,文武百官跪拜祝贺,慕晰站在一侧,拱手对着龙椅上的男子恭贺道:“离州大捷,乃三皇姐带援军赶到及时,朝有皇姐如此公主 ,是百姓之福,社稷之幸,父皇可安枕无忧!”
慕邺欣慰一笑,神情却从刚才的喜悦渐渐平淡了下来,一旁的慕旭将他着轻微的神色看在眼里,他站出来说道:“离州久攻不下,是洛浔统兵有方,加上三妹相助,方可攻破城池平定叛乱。”
“嗯,洛卿确实出乎孤的意料,谁言她一文臣就不能统战,经此一战,孤没有看错她。”慕邺满意的点着头。
林启言将怀中的供词等拿出,这是慕颜让司然带回来给他的,此刻早朝上他正好借此将供词呈给慕邺。
“启奏圣上,谋反已平,可策划谋反者还未伏诛,这是离州与京州两城谋反的世家叛臣所写供词,请吾皇圣裁。”
林启言跪于大殿之上,双手捧着供词恭敬道:“望圣上严惩叛臣,以祭因叛乱而亡的英灵,还黎民百姓公道!”
王闲受了慕邺的眼神示意,他连忙小跑的将供词呈递给他。
慕邺怒然将供词拍在了龙案上,文武百官又是吓得连忙跪拜喊着圣上息怒,慕邺咬牙巡视了那些大臣一圈,怒道:“上面所记人等,皆交由刑部主审,蒋卿,你务必将那些背地里的勾当,给孤查的清清楚楚,严惩不贷!”
蒋元思立马从人群里站了出来:“臣,遵旨!”
龙案上的供词都已经被慕邺抓的起皱,就差一点就要被他愤怒的撕毁,慕旭知道,这供词不止是定那些谋反世族的死刑,也是定下了慕曜的死局。
慕邺斜眼看了一眼慕旭和慕晰,站起身来宣布着最后的旨意:“四皇子慕曜,狼子野心掀起内乱谋反,觊觎皇位胆大包天,孤为有此逆子痛心!”
底下的大臣们还是喊着圣上息怒,连慕晰与慕昭都跪在一侧跟着喊着,只有慕旭一人安静的看着眼下的僵局。
慕曜死局已定,死不足惜。
“除去宗籍,贬为庶人,赐死!”
随着王闲的一声退朝,百官们也都接受了此次事件的结局。
慕邺走至后头,想起慕晰的话,看了一眼手中大捷的军报,心底蓦然想到些什么。
他看着殿外,此时因风吹拂过掉落的落叶,思绪黯然:“王闲,孤是不是已许久未去见她了?”
王闲弓着腰不敢去看慕邺如今是何神色,只低着头恭敬回道:“自殿下及笄后,便没去见过。”
“她在里头,还好吗?”
帝王的心,向来难以揣测。
王闲心中浮着些许不忍,旦面上还是淡定自若,谨慎回道:“老奴一直都遵从圣上吩咐,里头事物所需,一应俱全。”
慕邺捏着军报的手,紧了几分:“走,随孤去见一见她。”
皇后宫殿的四周,被王闲派人遣散,大内侍卫在不远处严守着,慕邺抬手推开寝宫的大门。
寝宫内正中间的圆形高台处,摆放着一副女子的画像,周边皆是点着一圈又一圈的烛火,正隐隐照着这幅画上的女子。
画像中的女子,身穿着一袭素锦白裙,清冷姣好的面容上带着一丝浅浅的笑意。
慕邺定定的看着这幅画像,叹气抬手一挥,王闲便走至画像后面,摸着高台处的一处松动的暗格,往里一按,这高台画像的后处地砖,随着缝隙开始往两边挪开。
随着入口打开,里头出现了步步向下的阶梯,慕邺举着烛火,示意让王闲在外候着,他只身一人下了阶梯,走入那漆黑的暗道里。
昏暗阶梯的前端,渐渐有了亮光,慕邺内心紧张到不敢大气呼吸着,他脚下的步伐也变得迟缓了起来,直到眼前视线变得宽阔起来,映入眼帘的便是一身白衣的女子,正背对着他跪坐在一副高高挂起的画像面前。
那女子好像听到身后的动静,身子一颤不安的微微侧过脸来,等眼角的余光看清来人后,她又将视线转回到那副,手执一柄长剑,笑得温柔的女子画像上。
慕邺的视线停留在白衣女子身上,直到他抬头看到那副画像后,眼里闪过的恐惧,很快就被他的怒意掩盖了过去:“这么多年了,你还在想着她!”
“无论过了多少年,她一直都在我心中,就算你把我囚在这里一生,我都不会改变。”
女子冷冷说道,她缓慢站起身转了过来,那张与外头画像上女子一模一样的脸,重现在慕邺面前,让他不由的心间一颤,可当他听到林启音这番话时,心中的怒意陡然增长,疾步走到她跟前。
“韶卿已经死了!若非你执迷不悟欲要殉情,孤也不会将你囚禁在这里!”
慕邺看着她漠然的眼神,他双眼通红的想要伸手去握住她的双手:“阿音,孤哪里就比不上她了?为何你眼里只能看到她?”
他还未靠近,林启音便冷眼瞧着他,将身子往后撤了几步。
袖从慕邺掌中划过,他来不及抓住,他这一生都无法牵住林启音的手,连她的衣袖都抓不住。
林启音语气平淡,好似自己面对的,就是一个陌生的人:“圣上多年未曾踏足,如今怎么就来了?”
慕邺看着她的容貌,林启音虽年纪渐长,可她的容貌却还是这般好看美丽,慕颜更是像极了她年少时候的模样:“阿音,前段时间离州世族谋反,我们的颜儿,她竟会亲自带兵上阵,还大败敌军活捉张慎,这是她初上战场,便能大捷胜利,不愧是我们的女儿。”
林启音听到慕颜的名字,心中浮起思念之情,她有些无措的不知如何接话,思绪中一直闪烁着慕颜的模样。
她自从被慕邺囚禁在这暗室里,就再也没有见到过慕颜,不知她长大成人后是何模样,不知她这么多年过的好不好,开不开心。
骤然离了自己,她又是如何过来的?
如今这孩子,竟然还不顾自己安危,亲自带兵打仗了吗?
“就是…颜儿性子有时有些倔强,脾气倔的时候,在她身上,总能让孤想到她,颜儿身上倒是与她有几分相像。”
慕邺语气里带着些许愤然不屑,可林启音却蓦然冷笑了笑,看着他那副样子,她都知道这皇帝心里在想些什么。
“你就那么怕长璃吗?”林启音冷笑出声:“害怕到,怕卿安会成为第二个她?”
“卿安……”
慕邺似是被触到逆鳞般,手猛然掐住了林启音的脖子:“孤不想听到颜儿的这个名字,别以为孤不知道你为她取这个闺名是何用意,你盼着韶卿平安,你对她之情,就如此深厚?孤是帝王,她是臣子,孤哪里不比她好?”
“臣子?长璃…是先皇看重的皇储之人,是先皇想要册立的皇太女,若非长璃志不在帝王,就凭你也能坐上皇位?”
林启音能感觉到,慕邺因为她的话收紧了脖子上的力道,在她感到快要窒息的那刻,她努力将手够到身后案桌上的烛火。
火焰猛然灼烧着慕邺的手臂,他震惊的看着眼前,周身蔓延着怒意的林启音。
她手中烛火摇曳,照着她苍白清冷的面容,而她身后画像上的慕长璃,似在紧紧的盯着他。
慕邺望向慕长璃之时,不知是否视线恍惚,总感觉她此刻正怒视着自己,那眼中似乎隐约泛着杀意。
他被吓的往后退了几步,而林启音满眼不甘的看着他:“慕邺,不管长璃是何身份,你都比不上她。”
“林启音,你竟敢伤孤!”慕邺捂着自己被灼烧的手臂,将手中的大捷军报用力扔在地上,此刻军报的一边都已经让他揉碎了:“你别忘了,颜儿与林氏满门的命,都在孤的手上!”
林启音举着烛火的手颤抖着,她一直都被慕邺,用慕颜以及林氏全族的命做要挟。
假死醒来的时候,便处在这不见天日的暗室之中。
她多次想要在这里自尽,可慕邺说,若她自尽而亡,他保证会让慕颜与林氏第二日就到地府与她相聚。
林启音已没了慕长璃,她不能再没了慕颜。
慕邺知晓她不敢轻易自尽,气恼的他也不想与她多言,愤然甩袖离开,暗室的通道又被重重的关上。
林启音见他离开,全身紧绷的弦才得以松懈下来。
她瘫坐在地上,昂头看着慕长璃的画像:“长璃……”
盛淮城繁荣富饶,与京州城不相上下,所处之地皆是人杰地灵,一派祥和景象。
洛清一行人牵着马儿行至盛淮的大街之上,她目光所及之处,只觉得眼中所景比她多年前来此要变了许多。
齐家是盛淮第一富商,在所建设盛淮城建筑以及产业上,都比其它的城池要好的许多,此时齐然牵着楚玉妍的手漫步在街道之上,周边的百姓无不对她作揖问好,齐然与楚玉妍都是以礼相待回应着。
百姓们看到她身边牵着的蓝裙女子明媚动人,楚玉妍的名气也是传扬各地,如今见到齐家家主牵着楚家家主一同回来。
想来两家要再续良缘,两位家主的婚事也不远了,皆纷纷献上自己的祝贺。
洛清看着她们二人的背影,心间似被刺痛般,剧烈一颤,随着心脉跳动痛楚蔓延。
她停下脚步,捂着胸口试图平复着突如其来的绞痛,洛浔见她脸色难看便担忧问道:“师父,你没事吧?”
“无碍。”洛清摇着头:“就是心突然痛了一下。”
慕颜担心她的身子,也停下了脚步:“姑姑,可是近来没有歇息好?”
洛清眸中神色暗了暗,心这般突然的疼,总感觉是有什么在牵动着:“或许吧。”
行至齐府门口时,管家已经在那来回渡步等候齐然,见到齐然立马便迎了上来:“公子,你可算回来了。”
“福叔,命人收拾院落出来,两位殿下要在府中小住。”
福叔听齐然这般说,看到慕颜与慕宁那与生俱来的皇室气度,连忙跪地叩拜后,便吩咐人去收拾院落。
慕颜怕又像在京州一样,便说道:“我等微服而来,不想起太大风波喧闹,一切从简便可。”
福叔连连弯腰点头:“两位殿下驾临,是府上荣幸,万不可懈怠,小人这就去禀报三位老爷。”
“三位?二叔和三叔现下也在府中吗?”齐然抿唇问着,这二人今日怎么那么凑巧都聚在一起?
福叔恭敬回道:“是,老爷病重,二房和三房携夫人探望,眼下正在前厅正堂等候公子。”
这般带着自家夫人,就坐在正堂等着齐然回来,想必是心里盘算着什么幺蛾子。
慕颜对着福叔说道:“先不用禀报他们,我们自去正堂,看看他们有什么要紧之事。”
福叔神色微愣,虽心中明白两位公主来此,也是为了给齐然坐镇家主之位,不禀报老爷他们接驾却是于礼不合,然殿下都不介意怪罪,他一个做下人的就不好再多言,连连道了声是后,就将她们都迎进了府中。
洛浔刚踏入齐府之时,只觉得这府中的气氛,要比楚府还严肃压抑许多,齐然在这等环境下长大,难怪会有那般心性。
今日二房与三房齐聚府上,想必也是听闻了齐然在京州抢婚一事。
齐然抢婚,对于他们来说是丢了齐家的颜面,他们定会借着此事与她难堪。
慕颜有意不让福叔通报她们的身份,应是想要看看他们,真实的嘴脸是何模样。